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3月26日 星期三

    中消协提示:谨防“免密支付”盗刷漏洞

    作者:本报记者 王海磬 《光明日报》( 2025年03月26日 04版)

      本报北京3月25日电(记者王海磬)中国消费者协会25日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谨慎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如遇消费纠纷,可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进行维权。

      近期,中消协陆续收到因“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的投诉。据介绍,“免密支付”(即“无需密码确认支付”)是部分支付平台或应用为提升支付便捷性推出的功能,用户开通后,单笔交易金额在一定限额内可直接扣款。然而,这一功能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中消协建议消费者,非必要不开启“免密支付”。检查是否绑定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卡,并关闭“免密支付”权限。若需保留部分免密服务,建议单独设置。消费者要定期检查授权应用,移除不常用或不信任的第三方应用支付授权。

      中消协建议消费者强化账户安全保护,设置高强度密码并注意更换,避免使用生日、连续数字等简单密码,并开启双重认证功能,防止账号被恶意登录。关闭非必要支付权限,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进行支付操作,防止网络钓鱼或数据截取。还要养成定期对账的习惯。

      若消费者已经遭遇盗刷,该如何快速应对?中消协建议,应立即冻结支付渠道,通过银行客服、支付宝或微信平台紧急冻结关联账户,阻止后续扣款。消费者要保留盗刷记录截图、交易时间等信息,向支付平台投诉。若损失金额较大,需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