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3月24日 星期一

    中外青少年相约重庆“好春光”

    作者:本报记者 李宏 张国圣 《光明日报》( 2025年03月24日 04版)

      油菜花开时节,参加“万里中国”主题外宣活动之“留学重庆·读懂农历”的中外青少年来到重庆梁平,相约欣赏好春光,共同感受中国农历传统习俗。

      在一片油菜花海中,梁平区回龙镇镇长彭飞兴致勃勃地谈起农文旅融合的新气象:“今年,我们将十二生肖‘种’进了油菜花田,大家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属相’。”

      彭飞介绍,回龙镇特别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而十二生肖既是中华农耕文明的符号,也是乡土记忆的“时间容器”。如今的回龙柏河花谷“春赏油菜花海,夏观稻浪翻涌”,通过“稻油轮作”和农文旅融合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向综合效益提升的转型,以前的“冬闲田”变成了“全年增收田”。

      在活动现场,传统民俗文化学者唐文武正向中外青少年讲解惊蛰和春分节气的特点与习俗。在习俗堂会体验中,中外青少年们学习了中国的竹编手艺,并在插花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用油菜花插花的技巧。花艺师李李说,金黄的油菜花格外漂亮,可以对其枝条进行修剪,再搭配一些其他花束,让花篮装满生机勃勃的春天。

      风筝制作老师黄巧则为留学生们介绍了风筝在中国的演变过程。黄巧说,风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相传墨子用木头制作的“木鸢”就是人类最早的风筝雏形。

      “中国的竹编精致漂亮,看起来只是几根细竹丝穿来穿去,却需要很多技巧,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几位在重庆邮电大学留学的外国留学生感慨,“油菜花的金黄色非常亮眼,与其他的花插在一起,为整个花篮增色,也更加有生命力。”

      (本报记者 李宏 张国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