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桃叶渡为南京秦淮河的一处古渡口。此间处于二水交汇处,水深流急,翻船事故时有发生。东晋年间,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对经常乘船渡河的爱妾桃叶放心不下,便亲往迎送,并作《桃叶歌》,有句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桃叶渡”之名由此而来。
明代画家、诗人徐渭从古籍中读到这则韵事,心神向往,曾亲临其地访察,结果大失所望,诗以记之:“书中见桃叶,相忆如不死。今过桃叶渡,但见一条水。”诗人说,读了桃叶的遗闻轶事,觉得美人仿佛还活着,长时期地留存在记忆中、想象里;及至实地寻访,已是踪迹无存,仅仅剩下一条水。
这就应了那句俗话:“看景不如听景。”想象中的景物,无论多么美好、动人,总是经不起实地游观验证。桃叶渡是这样,其他几处同佳人相关的遗迹,像浣纱溪、响屧廊、景阳宫、华清池,也莫不如此。扩展到一些名城胜迹,由于历代诗文吟咏,因而声闻遐迩,名传后世;然而,沧桑迭变,世异时移,待到后人慕名而来,身临其境,早已面目全非,失望总是难免的。
清初诗人邱石常过梁山泊时,留下一首七绝:“施罗一传堪千古,卓老标题更可悲。今日梁山但尔尔,天荒地老渐无奇。”“施罗”指施耐庵、罗贯中;“一传”指《水浒传》;“卓老标题”,说的是李卓吾的评点。在《水浒传》里,地处鲁西南的梁山泊,被渲染得轰轰烈烈,风生水起;数百年后,诗人乘兴游观,但见其地埋没于荒烟蔓草之中,已经平淡无奇了,不禁感慨系之。
这里说的是小说。其实,在纪实散文中,铺张扬厉、夸大其词的情况也时有所见。
东坡居士《后赤壁赋》中记载,“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其险峻达到“二客不能从”的程度;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多年后,诗人范成大重寻旧迹,却发现,所谓赤壁,不过“小赤土山也,未见所谓‘乱石穿空’及‘蒙茸’‘巉岩’之境。东坡词、赋微夸焉”(《吴船录》)。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也讲:“东坡诗善于空诸所有,又善于无中生有。”(《艺概》)
不独文艺作品,日常生活中,人们说到一处特殊景观,受心理因素支配,也会在寻常视角之外,加进某种臆想。而听景者受其影响,先已赋予这一景观一定的期待,再经过一番发酵、扩张,进而营造一个艺术空间。待到身临其境,便会按图索骥,二者之间出现强烈的反差是必然的。
二
听景看景,原本是生活中常见的行为,却引发出诸多饶有情趣的话题。
这首先让人想到视觉与听觉。它们一个识别物象,一个接收声波,共同构成大脑神经中枢的主要信息通道,成为认知的基础。科研证明,80%以上的外界信息是经由视觉获得,而听觉只占10%左右。视觉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所以人们说:“百闻不如一见”“见面胜似闻名”。
可是,为何出现了“看景不如听景”的现象?这就涉及反映论、心理学、审美学等诸多理论课题。
一个远在天边、从未谋面的陌生景点,之所以引起人们关注,无疑是缘于传闻,也就是泛称的“听景”。它的途径很多:摄影、绘画、视频、音乐,或是诗文创作、神话传说、口头传闻。特别是从前交通不便,许多人居处荒僻,信息资源匮乏,对外面世界的认知,只能通过世代口耳相传或者书面记载来获取。
听景具有某些先天优势:看景面对的是真实的自然世界,景色反映具体的客观存在,而听景接收到的,是语言、文字、图像、音乐等综合的产物,经过了选择、加工,有较大的随意性、可变性;看景强调在场性、现时性,而听景可以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在听景过程中,信息可以出现不同类别的聚合、不同层次的叠合,而且能够不间断地积累、传播,这与眼见的场景瞬息即逝截然不同。
这里要特别提到文学艺术的作用。正如前面谈到的《桃叶歌》《水浒传》《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诗人、作家在说景的时候,往往融入个人的审美取向和情感体验,通过想象、夸张、虚拟等手法,敷陈演绎,踵事增华,从而呈现种种令人向往无穷、魂萦梦绕的景观,产生意想不到的吸引力。这种景观,颇似艺术家按照美学原理加工出来的山水画。画家以形写意、以线造型、以虚带实,披图面对,你会感到眼前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其实,莫说是语言、文字、音乐,即便是摄影作品,如果作者运用摄影的各种艺术手段进行构思,从而表达一己的美学理念,便会赋予照片艺术特质,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这给我以下几点启示:人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求新求异的追求,然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认知,绝对离不开现场实践;审美属于精神世界复杂的心理活动,不能简单地依赖视听等感官功能;一方面是观赏前充满期待,另一方面是实地游观不尽如人意,想要避免这种反差,可以从提高鉴美水平入手。
三
旅游观光日益成为现代生活之必需,它满足了人们的感官需要,更是契合感受文明、融于自然、理解文化、陶冶性情的精神需求,赋有审美功能。美学家叶朗认为:“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可见,想要获得更好的游观体验,需提升感知美的能力。
其一,出游前做好功课。不妨怀着尊重自然、鉴美求知的心情去游览,事先尽可能多地了解景点的人文历史知识,届时面对的便是一幅鲜活的社会生活画卷。两千多年前的《论语》中,就记载了“(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在介绍游山的注意事项时,也强调“游山先问”。“问”,即充实头脑,为游观做准备。
其二,要善于发现。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发现,是在感性中所进行的一种精神活动,需要审美主体保持好奇心和开放意识,保持一种脱开个人感情色彩、利害关系的“无所为而为”的超然心态,需要像庄子所说的“物我为一”“与物为春”,通过自己的感悟给自然景象添加生气,需要放慢脚步,宁心静虑,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可是,现代人总是过于迫促,为游而游,似乎只要看完所有景点,就算完成了任务。不肯叩问一个究竟,更谈不上沉潜涵泳、捕捉一些灵感、实现某种妙悟了。人们只是习惯于每到一个景观,“咔嚓咔嚓”地按动快门,带回一大沓照片就算了事。人们常常揶揄《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嗤笑他不懂得从容品鉴西湖的烟柳画桥、情山媚水,只是匆匆地过雷峰塔,进净慈寺,穿六桥,上吴山,看红男绿女,吃美味佳肴。不妨反问一句:我们自己又做得怎样?
其三,营造一种良好的心境。海德格尔有言:“人的心境愈是自由,便愈能得到美的享受。”宋人有一首《清夜吟》:“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天心月到,水面风来——人们往往拘缚于名缰利锁的羁绊,缺乏这种灵明、宁静、自由的心态,因而感受不到它的美感。有良好的心境,就可以扩展视野,畅怀达观,获得览胜登临的主动权。就此,前人之述备矣:“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王羲之诗)万物虽有般般差异,但它们带给我的感受都是新颖独特的。“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苏轼语)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不必追求奇丽的景观。也不一定要到迢遥的远方:“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晋简文帝语)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投入随处可及的大自然的怀抱,徜徉在“不用一钱买”的清风林籁之中,使自己的思绪得以逸出有限的空间,同样可以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享受。
其四,学点美学,获取一些可以助益游观的规律性认识。比如,美学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叫做“距离产生美”。这个距离,可以是时空的,也可以是心理的。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摆在适当的位置,由此强化审美效果。再如,观光属于审美范畴,存在鲜明的个性化,往往是各具眼光,应该爱其所同,敬其所异。还有视角——视角调整,景观随之而变换。西方画家基里科认为,对每一种物体的观察,都有两个视角:一种是平常的视角,另一种则是精灵式的、形而上的视角,只有少数人能在洞彻的境界里和形而上的抽象里看到。
(作者:王充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