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三双三体系”助力思政课教学改革

    作者:曾文 肖映胜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23日 09版)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深度改革,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际效果为目标,努力构建“双线相促”互动体验的课堂教学体系、“双特相融”情感润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双课相辅”数智赋能的大思政育人体系,成效显著。
      

      以“师生三讲”为抓手,构建“双线相促”互动体验的课堂教学体系。“师生三讲”即主题演讲、理论精讲、话题轮讲。其中,主题演讲指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在学期初确定16个演讲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讨、撰写演讲稿,课上展示10分钟,师生点评,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活动相串联,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理论精讲指教师就思政课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式讲解,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理解知识点背后的逻辑、思想精髓、方法论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境界和政治领悟力;话题轮讲指结合历史事实和时政热点拟定1个讨论话题,让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碰撞思想火花,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双线相促”指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依托人民网优学院智慧教学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教学与考核,具体包括“师生三讲”的线上运作、优学院平台线上考勤与线上教学资源学习及“线上线下”课程考核。学院通过“师生三讲”“双线互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出勤率、抬头率、点头率、参与率,思政课评优率升至94.6%。

      以“中国元素”为核心,构建“双特相融”情感润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学院注重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坚持“情感润心、启迪智慧”的原则,打造思政课“中国元素”实践育人品牌,构建以“中国元素”为核心、差异体现“课程特点”“实践特色”的“双特相融”实践教学体系。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以“德法共进”打造“道德观察”实践主题;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以“学史明理”打造“讲好中国故事”实践主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以“原理为本”打造“析中国方案”实践主题;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以“读懂中国”打造“话中国贡献”实践主题。师生利用这些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并通过梳理思政课“中国元素”知识要目,构建思政课程“中国元素”育人知识体系,采编思政课“中国元素”鲜活案例,推动实践教学体系落实落地。学院通过多样性、差异化的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历史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吉首大学思政园“中国道路”实践活动入选全省“十大育人示范案例”。

      以“大湘西红”为依托,构建“双课相辅”数智赋能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地处武陵山片区的大湘西有着十分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大湘西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学院依托湘西自治州、怀化、常德、邵阳、贵州铜仁、湖北恩施等地的红色资源,凝练出大湘西红色影视收集与展播、大湘西红色人物编纂与宣传、大湘西红色故事编辑与宣讲、大湘西红色场馆联动与仿真、大湘西红色文化研究与运用、大湘西红色微剧创作与展演、大湘西红色音乐收集创作与运用、大湘西红色微课创作与运用8个育人主题,致力红色革命文化数字资源库和新时代红色地标(十八洞村等)数字资源库建设,打造独特的大思政课品牌,推进数字马院、智慧马院建设,丰富“移动、行走思政课”的内容,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和红色文化品牌的“双课相辅”数智赋能的大思政育人体系。目前,吉首大学大思政课研究中心的带头示范作用初见成效,拟建以“光影育人、故事育人、文化育人、艺术育人、课程育人”的“大湘西红色资源馆”,将在推动大湘西片区马院联盟及大思政课建设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曾文 肖映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