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15日 星期日

    从“哈尔滨”到“尔滨”

    作者:周晓燕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15日 05版)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近年来,冰雪文化旅游使哈尔滨成功“破圈”,同时也为其赋予了“尔滨”这一简洁而亲切的称呼。“尔滨”作为别具一格的文化符号,在互联网上拥有广泛的接受度,已然成为语言资源助推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代表。

    简约灵活的亲切称呼

      简称指词语的同义简略形式,通过选用原形式的部分形式而形成缩略词是简称中的重要一类。缩略是一种历史久远的、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从地名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多音节单纯词的整体性角度来看,“尔滨”作为“哈尔滨”的缩略式简称,乍一看似有悖于语言规则,实则不然。语言学者俞理明认为,“虽然单纯词在结构上具有高度整体性,由于书写手段的关系,记录汉语多音节单纯词的几个字在结构上是不可分析的,但在缩略中,多音单纯词与复合词一样,可以用部分形式代表全体。”在汉语史上,单纯词缩略简化的现象非常普遍。如:东汉佛经中“阿罗汉”也作“罗汉”,“佛陀”也作“佛”。普通话中的缩略常常选择音节、语素和下位词作为基础形式。如:“北大”为“北京大学”的缩略形式,“呼市”为“呼和浩特市”的缩略形式,在原词中“北”“大”是语素、“呼”是音节、“市”是下位词。可见,“尔滨”作为“哈尔滨”的缩略式简称,看似打破常规,实则有其语言发展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是语言在特定语境下的灵活调整。

      昵称,乃是亲昵、喜爱的称呼,属于称谓语家族的一个分支。这种语言形式通常在非正式场合使用,能够有效拉近听者与言者之间的关系。相较于一般称谓语,它能够传达更为丰富的情感信息。昵称在其运用方式上受到文化的内在制约以及语用因素的外在制约。古人的姓、名、字、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用于自称时能够表达谦逊之意,而供尊长称呼则显得亲切。在现代社会中,可以任意截取姓名中的片段作为昵称用于熟人之间,截取的字越少,关系往往越亲密。例如:“林傲霜”可以截取“林”“傲”“霜”“傲霜”作为昵称,也可以采用儿化或增加词头、词尾的方式,形成如“霜儿”“小林”“小霜”“霜子”等昵称。去姓留名意味着双方建立了熟悉、亲密的关系,而将城市拟人化,截取“尔滨”作为昵称,则极大地拉近了城市与游客之间的距离,给人以亲切和亲近之感,进而增强了游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形象新颖的独特表达

      语言学家徐通锵提出,“汉语的基本结构格局隐含在传统所说的‘字’中。‘字’所代表的语言现象是汉语的语音、语汇、语义、语法的交汇点,隐含着‘一个音节·一个概念·一个字’的结构关联。”文字学家王宁在总结汉字构形规律时也明确指出,“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汉字的表意功能引导人们通过汉字本身的语义特征去感受特定的情感色彩,或构建出具体的场景画面。

      “尔”字在古代汉语中表达“你、你的”之意,常常用于同辈之间,或者在对晚辈的称呼当中,诸如“尔父”“尔辈”“尔汝”“尔曹”等。基于此,“尔”与“滨”的组合给人一种亲近、平等之感。

      “滨”字的本义为“水边”,这会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哈尔滨这座城市坐落在松花江畔,拥有美丽的江景以及丰富的水资源。这种源自字形和字义特征的画面联想,不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尔滨”这个表达,而且为哈尔滨塑造出情真意切、热情友好的城市形象特质。

      语言影响文化,也受文化影响。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语言上,语言的多样性体现在语言变异上。语言学者黄家修、赵彦春指出,“语言变异的目的在于淡化语言的指称功能,凸显会话的语用含义,让人们去领会说话人的语用目的,并透视话语中所隐含的各种意义关系,以及相互的巧妙作用。”

      “尔滨”一经问世,便在语言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尔滨”的价值并不局限于发挥一般地名的指称功效,更在于其传递的时尚气息与创新精神。这般带有温度、饱含情感的称呼,既与汉语双音节化的发展趋向契合,又具备节奏明快、易读易记且易于传播的特性。

    一脉相承的文化符号

      地名是人们共同约定的、专指地域的语言符号,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工具,同时具备语言、地理、文化三大属性。黑龙江省至今保留着不少源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地名,例如:“齐齐哈尔”为达斡尔语“天然牧场”之意,“富锦”为赫哲语“高岗”之意,“讷河”为达斡尔语“秋天”之意。关于哈尔滨的语源,历来有满语“晒网场”说、蒙古语“平地”说、女真语“阿勒锦”说等多种观点,也有“哈剌场”“哈尔必”“哈尔分”“哈拉滨”等诸多记法。

      地名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地名标准化进程中,一地多名、一名数地、异读异写等混乱现象得到了全面清理。与常规缩略形式“哈市”相比,“尔滨”诞生于网络语境以及特定的文化创意背景之下,体现了网民的语言开放意识、语言效率意识和语言创新意识。

      “尔滨”的流行基于哈尔滨多元历史文化、文旅创新发展以及语言发展规律三者之间的有机互动,它反映了人们对简洁、时尚与创新的不懈追求,是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心态的生动体现,更是语言为适应社会发展而自发进行内部调整的鲜活例证。

      (作者:周晓燕,系哈尔滨学院文法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