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12月3日,20家来自国外的博物馆和18家国内博物馆的馆长及负责人会聚上海,参加在这里举办的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共论博物馆如何创新求变。当天,历时7年多打造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宣布全面建成开放。自今年2月2日试开放以来,上海博物馆东馆已接待观众400余万人次,全面开放后预计年接待观众量将超过600万人次。
“奔跑吧,上博!”当天,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向博物馆同行演讲说,上海博物馆构建创新博物馆集群有“变”与“不变”:变的是“新格局”“新品牌”“新体验”,不变的是追求卓越的根基、服务人民的初心、彰显精神的使命。
这一幕,恰可作为观察上海文化澎湃活力的一个视角,从中得以窥见这座城市的不懈追求——在“变”与“不变”交织中共谋发展、协同创新,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走在前列、作出贡献,展现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显人文关怀、更具东方神韵、更有全球影响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形象。
“何以海派”,守住文化之根
步入上海博物馆东馆,在二楼海上书画馆,抬眼便是“何以海派”木匾。据介绍,海上书画馆首轮展出48组/61件书画藏品,其中一级品有10组/20件。
“许多人说起上海文化,比较熟悉的是开埠之后近两百年的海派书画,而海上书画馆则通过挖掘馆藏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特质,回答‘何以海派’这一问题。”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告诉记者。从“云间二陆”法书到吴越国文化遗迹及至“松江本”《急就章》,这些文化遗珍既是海上千年艺脉传承的见证,也是上海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
传统和现代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上海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文脉赓续鼎新行动,包括实施上海文明探源工程,开展福泉山遗址、青龙镇遗址、崧泽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深化对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等研究,探寻“上海之根”。同时,高水平推进国家水下考古重大项目——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等工作。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各方力量,采用“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成功将古船整体打捞出水,并迁移至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存放,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工作已于今年9月28日启动。
一座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都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在上海,老城厢便是都市之根,沉淀着城市文化中江南文化的深层底色。老城厢的转型发展,也是当代城市更新中最值得期待、最具挑战的任务之一。
8条百年弄堂,6栋独立老建筑,60幢石库门房子,木门清水墙,铜皮雨水管——这是位于上海虹口区的一处新晋网红打卡地。作为虹口18街坊征收后的一份“旧改答卷”,“今潮8弄”主打修旧如旧,恢复城市肌理,凸显了海派文化记忆最基本的建筑载体——上海里弄。
毗邻“今潮8弄”的,是建设中的上海文学馆。“建设上海文学馆,是上海几代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告诉记者,上海文学馆选址所在地虹口,曾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群星璀璨之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丁玲、柔石、施蛰存等大批知名作家在这里写作、生活,掀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热潮,影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方向,是上海城市文化记忆中的重要篇章。
2022年,上海文学馆在虹口区武进路正式开工。今年11月25日,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作为上海文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巴金图书馆先期向市民开放。据介绍,上海文学馆整体预计于2025年建成并向公众开放。呵护城市文化根脉,把历史建筑、历史文脉和百姓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上海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探索城市记忆更富创意的“打开方式”。
“顶流”街区,彰显文化之力
南起淮海中路,北达安福路,这是一段总长约1.5公里的街区。漫步其中,梧桐掩映,170余家沿街商铺和6个居民区相互交错,61处历史文物建筑、37处文化资源散落其间,烟火气里的温暖和浪漫令人沉醉。这是近年来吸引无数游客观光打卡的“顶流”街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湖南路街道的武康路—安福路街区,2022年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在这里,一众品牌相继成长崛起,人文与经济共荣共生。今年年初,武康路—安福路街区传来好消息:全街区入驻企业2023年税收超1亿元,成功跻身“亿元街区”。
历史风貌街区何以成为新消费高地?客流背后,街区是如何找到正确业态定位的?“安居”和“乐业”又是如何平衡的?人们发现,在梧桐树下,将发展、治理、生活有机融合,借助优质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商旅居”融合发展,不但可以变身为兼具烟火气息与时尚氛围的沉浸式文旅休闲街区,更可成为上海街区商业崛起的代表,为城市老街区融入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探索出新路径。
深耕文化之美,彰显文化之力,上海正在加快实施文化新空间计划,加快文化地标添新、文化空间激活、文化设施提升步伐,支持各区结合区域特点,打造徐汇“艺术西岸”、长宁“舞蹈艺术会客厅”、普陀“半马苏河”文化秀带、静安“艺术苏河”、黄浦“艺术外滩”、宝山滨江邮轮旅游文化带、奉贤“九棵树”艺术生态圈等,形成多样化区域文化活力中心。
今年10月22日,浦东新区图书馆少儿分馆在位于金桥商圈的久金广场开馆。总面积达8000平方米,占商场大楼的一半,上海最大的区级少儿图书馆开在了社区商场,吸引众多关注。这也是今年浦东超额建成的第19家“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少儿分馆启用后,预计年吸引人群超过200万,年举办各类活动超过450场。目前,少儿分馆所在的久金广场,以及毗邻的金桥国际商业广场都提出和少儿分馆合作,把阅读的大流量,变为商圈的高人气,成为消费的新增量。浦东希望“图书馆+商圈”这种全新探索,能更好地集聚商圈社区人气、提升区域整体文化品质、助力文体旅商融合发展。
近年来,上海加大力度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高水平普惠工程,构建覆盖“全民、全龄、全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均衡、便利、可及。通过“大博物馆计划”“大美术馆计划”“社会大美育计划”,办好“市民艺术夜校”,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适用性,引导公共文化服务向“五个新城”倾斜、向远郊区倾斜、向特殊经济功能区倾斜、向特殊群体倾斜。
广泛“圈粉”,务求文化之新
11月17日晚,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融合东方神话魅力与西方浪漫主义的交响组曲《天方夜谭》奏响。至此,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落下帷幕。
上海全年大戏不断,艺术节平台的集聚效应不可或缺。有业内人士感慨,艺术节已成传统文化创新创作的“竞技场”,亦是现实题材守正创新的“检验站”。
胡沈员工作室制作的舞剧《敦煌归来》、中国煤矿文工团的肢体戏剧《俑立千年》,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昆剧《诗宴·唐才子传》将现代编剧手法和传统昆剧折子戏实现结合……艺术节倡议、鼓励甚至深度参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得到正向积极的作品反馈。
艺术节更是青年新锐开拓未来的“孵化池”。这里的演艺市场运作规范、观众艺术素养深厚,无数院团愿意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平台当作自身作品的“试金石”和走向国际的“出海口”。
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文化演出市场有较大提升,营业性演出超过4.5万场,票房收入突破33亿元,接待观众量达到2000万人次,显示出市场的庞大规模和文化消费的活跃态势。文化IP深度开发与跨界融合,围绕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和经典IP成功实现跨艺术门类转化,在多个年龄层广泛“圈粉”,现象级文艺原创作品不断涌现。
“电波”现象就是上海文艺原创力的集中迸发。自2018年创排至今,由上海歌舞团打造的现象级红色经典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演出已逾700场。该剧以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赢得无数年轻观众的喜爱。今年6月,根据舞剧改编而成的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全国公映。从1958年公映的故事片,到舞剧,再到舞剧电影,跨越60多年,对上海红色文化的不同“解码”是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软实力的有力注脚。
与此同时,上海文创产业内生活力不断激发。2023年,上海网络游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450亿元,在全国占比超三分之一,上海网络游戏企业持续推出新作,在全球引发中国文化热潮,成为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网络文学产业销售收入逾100亿元,网络视听相关产业销售收入逾2200亿元,平台用户约5.1亿。
记者了解到,上海文艺再攀高峰工程正在扎实推进中。上海明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完善“出人出戏”激励机制,推出更多上海原创、上海制作、上海出品的优秀作品,培育更多名家大师和青年文艺家。
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也是发展的硬道理。守住文化之根、锻造文化之魂、彰显文化之力、务求文化之新、深耕文化之美,上海要以自己的担当,推动城市精神品格广泛弘扬,让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市文化魅力持续绽放。
(本报记者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