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锦州“四地”红色文化的地域特点、“建立在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上大学”的校情和工科学情,持续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锚定思政课的核心任务和育人目标
学院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教学和研究阐释。围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开展系统化、学理化和分领域、分专题的研究阐释。扎实推进“党的领导”相关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第一时间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举办“校—校、校—院、院—室、室—室”四层次思政课集体备课会,确保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效性。
学院着力贴近现实,指导学生充分认识新时代伟大实践。将英雄模范先进事迹、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新时代辽宁“六地”文化、辽宁工业文化、锦州“四地”、校史资源等引入课堂,让新时代故事在青年学生头脑和心灵中投射激荡,唤起学生的时代自觉、使命自觉。
学院着力擦亮底色,讲好辽工大“三个一故事”,弘扬“三种精神”。“三个一故事”即“一场战斗”“一个苹果”“一份嘱托”的故事;“三种精神”即“敢于向前、攻坚克难”的配水池战斗革命精神、“砺器笃行、悟道致远”的校训精神、“向上求进、事争一流”的干事创业精神。通过讲好“三个一故事”、弘扬“三种精神”厚植学生爱家爱校及爱国情怀。
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和品牌建设
学院注重释疑解惑,多维创新教学方法确保思政课育人成效。坚持问题导向,力求“传道授业解惑”。思政课教师利用学习通等平台了解学生思想、心理及其关心的热点难点,梳理学生反馈的问题,针对性制定教学方案。提高“抬头率”,提升教学吸引力。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等方式,采用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从有趣的教学中涵养品格。组建“大师资”,创新“开学第一课”。学校全体党委常委、部分思政课教师、新生辅导员组成师资团队,在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上开设“开学第一课”,8600多名学生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立志成长成才。以学生为主体,创演原创思政剧,近200名学生排演体验式、展演式思政剧《砺器·铸丰碑》;创排情境诗剧《做新时代“辽沈战役”锦州攻坚战奋斗者》,让学生在角色中体悟革命精神、创业精神。让学生“走出去”,开展实践教学。借助辽宁科技馆、辽沈战役纪念馆、配水池战斗遗址保护中心、学校“元宇宙”虚拟仿真中心等资源,打造“两校”“两馆”“两址”三者相结合的教学基地体系,形成“看”“听”“唱”“读”“研”“讲”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全力建强学科,科研反哺教学促进思政课质量持续提升。培育学科增长点,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点。依托“一个中心两级智库一个基地”科研平台,形成“辽沈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文明、蓝色科技伦理”科研集群,提高思政课教师学术水平,彰显思政课教学中的学理性。
提升思政课主渠道和主阵地功能
学院坚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引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一方面,全面落实“六个要”,以“省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为引领,建立督学等制度,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成果系统化,2011年选取22门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编著《砺器悟道——科学思维方法的应用研究》一书,将科学思维、工程伦理、工匠精神中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优化“大思政课”师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工科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成“手拉手”对子,合力提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效。
(作者:张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