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健康讲堂

    作者:本报记者 李春剑 《光明日报》( 2024年11月30日 07版)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有些人不习惯乳制品的味道而不愿喝奶,有些人因为听信不实传言而不敢喝奶……针对误解,一起听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的意见。

    错误观点1:奶牛产奶靠打激素

      陈君石:目前,欧盟、加拿大、中国等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出于动物福利的考虑,禁止使用牛生长激素。我国的相关法规规定,在饲养料里不允许添加生长激素。通过科学喂养和管理,奶牛可以提供充足的原奶,奶牛产奶周期在280~300天左右,不用靠打激素。

    错误观点2:脱脂奶比全脂奶健康

      陈君石:相较于脱脂奶,全脂奶的口味与香气更浓郁、醇厚,此外,全脂奶中保留的脂溶性维生素更多,如维生素A、D、E、K等,这些维生素不仅对健康有益,还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此外,磷脂含量丰富,也是全脂奶的一个优势。磷脂是婴幼儿脑部与智力发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素,青少年与成年人改善记忆力也离不开它的作用。有些人群可能会担心,全脂奶对心血管健康有不利影响,这种说法也没有科学依据——虽然全脂奶会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但饱和脂肪可以提高人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也是对健康有益的。对于肥胖、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的人群,脱脂或低脂奶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对于其他人群,可根据喜好选择不同种类的乳制品。

    错误观点3:牛奶不能搭配橙汁,和有些食物会相克

      陈君石:按照个人喜好,牛奶和其他食物可以随意搭配。橙汁中有很多酸性物质,可以让牛奶里的蛋白质聚团、沉淀,发生絮凝反应,这是正常现象。当我们喝下牛奶后,牛奶在胃酸的作用下同样会变性为乳块状,这是正常消化过程。蛋白质变性后,其自身的溶解度降低,但表面积相应扩大,更容易被我们体内的蛋白酶分解,从而被人体吸收,但其营养价值并未降低。

      “食物相克”是流传很久的“谣言”之一,并没有科学依据。一些人吃了“相克”的食物感到不适,通常是食物本身有毒或变质等原因,与“相克”无关。在人体的消化吸收或代谢过程中,某些食物的营养素或化学组成可能会相互影响,但抛开食用剂量只谈“毒性”是不科学的。

    错误观点4:糖尿病人不能喝牛奶、酸奶

      陈君石:有不少科学证据表明,乳制品对于控制血糖、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是有益的。纯牛奶中天然含有的是乳糖,不同于蔗糖,因此牛奶属于低GI(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食物,糖尿病人完全可以喝。经过乳糖酶处理的牛奶会变得甜一些,但也不必担心,因为它并不加糖。

      酸奶中添加的糖分主要用来平衡酸味,按《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数据,加糖酸奶的GI值只有48,属于低GI食物,不添加糖的酸奶GI值更低。此外,糖尿病人也可以选择食用奶酪。

    错误观点5:常温牛奶保质期长是加了防腐剂

      陈君石:牛奶的保质期长短与加工工艺有关。常温奶的加工工艺是通过瞬时高温灭菌处理,采用无菌包装技术,使终产品处于无菌状态并隔绝外部微生物的进入。既然没有微生物,就不会发生腐败变质,无需防腐剂也可存放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错误观点6:常温奶营养不如巴氏奶

      陈君石:奶最核心的营养是乳蛋白和乳钙,而巴氏奶和常温奶在这两个指标上并不存在绝对的高低,在营养上也无显著差异,二者都是很好的营养来源,营养成分表才是更直观的选择依据。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保存方式和消费场景:巴氏奶的保质期一般为2~7天,需要冷链运输、冷藏保存;而常温奶不依赖冷链,保质期可达6个月以上,因此除供应城市外,也可以满足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消费需求。此外,两者的风味略有不同,消费者完全可以根据喜好自由选择。

      (本报记者李春剑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