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生物与医药学位点面向国家和浙江省生物种业、生命健康重大战略,结合宁波海洋生物经济发展,紧扣“立德树人、服务需求”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特点,形成了“校内导师学术指导、行业导师实践应用、德育导师思想教育”的“三师”协同育人体系,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培养德厚品优、实践创新型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研究生,探索出了以实体和特色产教融合平台为基、校内外产学研深度联动共育为核、研究生科研实践训练和素质提升为本的“三联”导学共同体培养模式。
党建引领 三师聚力 提升综合素养
学院设置“基层党支部+师生联合党支部”,将党支部建在学术团队中,由校内导师团队负责人指导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与党建工作;从企事业单位、产业研究院聘请国家引才计划入选者、省特级专家、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等人才担任行业导师,指导研究生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组建由校内导师、行业专家和优秀辅导员组成的德育导师组。学院凝聚“校内导师+行业导师+德育导师”合力,依托全省高校首批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开展研学堂、研学帮、研学营、研学会等活动,建立研学驱动型支部品牌,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大党建与学术研究、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力度。
学院基于“思学研生、四导并行”的导学互动,以党团支部、实验团队、平台基地和产业行业等多载体协同聚力,通过“党建领航+思政教育+科学研究+地方服务”共同驱动,融合发挥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和导学育人的系统作用。校内导师、行业导师、德育导师与研究生以产业实践为主线,共同树立种业振兴的报国之志,响应“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落实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营造浓郁的学术创新氛围,打造学术引导、品格锤炼、价值认同的“三师联动”导学发展共同体。
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所在党支部获全省高校首批“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宁波市“甬城育人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宁波市高校先进大学生集体,并入选宁波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精品案例,形成了“学术引领,实践创新”的党建品牌特色,支部事迹被主流媒体报道。近5年,89人次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浙江省高校优秀毕业生、省“三助岗位之星”、宁波市高校优秀大学生、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科研培植 思政润心 提升创新能力
校内导师为研究生提供理论基础和科研方法,校外导师根据市场需求为研究生指引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以解决“卡脖子”问题为选题,引导研究生做“顶天立地”的研究,将学术梦想根植于国家发展之需,做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学院广泛组织研究生参加省级学科竞赛、暑期社会实践、宁波研究生学术节、千生走基层等活动,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引领研究生勇攀学术高峰,塑造坚定意志,提高科学素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集聚产科教融合项目,设立实践创新计划课题,推动研究生在科研训练和行业实践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思维,提升科研水平。
学院举办导师面对面、名家名企大讲堂、院长论坛、学术晚茶等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重视学术诚信教育,以生动而个性化的教育学习方式做好思想引领,引导全体研究生积极向学,增强学生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科研信念。将德育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制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管理办法,明确导师是研究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开展师门和导学关系培训,强化导师自身德育素养,为研究生树立良好榜样,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
学院研究生以主要完成者在国际期刊《科学》《自然》上发表论文;主持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以及生物工程学科创新训练计划课题共267项;毕业研究生人均发表学术论文1.1篇;浙江省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100%、优良率95.8%;连续2年获浙江省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A类竞赛)研究生组一等奖;获宁波研究生学术节“学术之星”41项。
项目驱动 平台赋能 提升实践能力
学院依托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生物工程,将优质科研平台资源转化为教学和育人资源,构建基础实践、应用实践、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专业实践体系,形成“产学研用”四阶递进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通过科技服务、大洋科考、专业实践、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加强产学研协同育人,探索教研一体、学研相融的实践育人机制。
学院现有省级研究生联培基地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等产业技术或科研创新平台12个;基于行(企)业导师所在的科研单位和大型企业,建立产学研协同、项目化牵引的实践基地32处;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市劳动模范等优秀导师组建德育团队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多类平台协作,作为思政教育和科研实践的主阵地,建立“行走的思政课堂”,培养“厚品德,强实践,重应用,能创新”的研究生。
学院研究生参与获得国家新品种审定17项,以排名第一授权发明专利6项;11人次研究生参加过中国大洋科考;连续6年获得浙江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
(葛楚天 李彩燕 李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