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这些暖心故事80】新“家”

    作者:本报记者 杜 倩 苏 雁 《光明日报》( 2024年11月27日 01版)

      【这些暖心故事80】

      吃过早饭,江力披上外套出了家门——到位于社区中心的“残疾人之家”上班去!

      因为残疾,身子一侧还不受控制地向前倾,但他心里痛快,步子都变轻捷了。

      48岁的江力,是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陈渡新苑社区居民。2016年初,一次意外事故,让他落下三级肢体残疾,还丢了工作。

      再找活儿干,难啊:一看是残疾人,招工单位大多面露难色。碰壁的次数多了,江力越发沮丧,整日躲在家里。

      那年夏天,江苏省开展“残疾人之家”建设,社区居委会上门入户,征集残疾人意见。“不会是‘面子工程’吧?”江力有点怀疑。

      2017年,陈渡新苑社区“残疾人之家”成立了。没过多久,听说智力有缺陷的小陈、下身瘫痪的王姐都在里面上班。江力禁不住动心了:“要不,我也试试?”

      “就等你这句话呢!”社区党委副书记、“残疾人之家”负责人金春芬搀起江力就出了门。

      江力忘不了那天的场景:几张大长桌旁,七八个残疾人在给牛皮筋装袋、称重、贴签、装箱……

      “上午八点一刻上班,十一点一刻下班。”金春芬热切地招呼着,“你脑子活络,还识字,加入进来吧!”话音未落,江力一个劲地点头。

      如今的江力,早已成了业务骨干:一点点往秤盘上加牛皮筋,盯准秤上的数字——“49.8克”!每天,装出这一袋袋分毫不差的牛皮筋,是他最得意的“战果”。

      “‘残疾人之家’是我们的新家!收入稳了,各种文娱活动也搞起来了。你看,那里贴着大家的心声——在这里找到了生活的盼头!”江力指了指墙。

      (本报记者 杜 倩 苏 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