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逐梦深蓝,建设海洋强国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11月27日 07版)

        观众在202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了解一款海上渔业旅游综合体。新华社发

        “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新华社发

        11月1日,“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从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码头出发执行科考任务。新华社发

        中广核“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网箱平台。新华社发

      【编者按】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

      中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中强调,“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本期邀请五位海洋科研与教育工作者,讲述他们逐梦深蓝,为海洋强国攻关不止、诲人不倦的故事。

      【一线讲述】

    不畏风雪,向极地进发

    讲述人:“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船长 肖志民

      随着一声汽笛响起,我又一次随中国南极考察队出征,前往那蕴藏着无数科学奥秘的南极大陆。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在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节点上,开启新的征程,为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贡献力量,我深感使命光荣。

      2009年,从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毕业的我登上了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之后的15年,我前后19次随“雪龙”号、“雪龙2”号参加极地考察。这些年,我和队友们见证了中国极地考察的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北极东北航道、西北航道、中央航道的航行,第一次环南极航行,第一次南极罗斯海、宇航员海的作业,第一次抵达北极点……在探索极地的过程中,我们一步一个脚印。

      近几年,我国极地考察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这离不开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的帮助。有了它,很多以前去不了的区域,现在都可以安全抵达。“雪龙2”号配备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设备,可以完成很多高难度的精细化科考项目。船内拥有智能船体、智能机舱、智能实验室等,在十成冰的完全冰区或恶劣的海况下依然可以开展科考作业。双向破冰、原地掉头、动力定位……“雪龙2”号的科技含量和先进便捷性,是我国极地考察能力和水平提升的鲜活例证。

      极地工作者与考察船之间的关系,就像战场上一起冲锋的伙伴,相互支撑、相互成就。“雪龙”号和“雪龙2”号在极地海洋上画出的一道道航线,是我们在人类极地考察史上留下的中国印记。

      中国极地考察40年来,一代代极地工作者勇斗极寒、坚忍不拔、拼搏奉献、严谨求实、辛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极地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为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发展极地科考事业,建设海洋强国,是每个极地工作者的使命,我将继续不畏风雪、劈波前行。

    加强攻关 向深海要资源

    讲述人: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教授 邹 丽

      “混输系统运行稳定,‘长远号’顺利抵达500米水深,海试圆满成功!”在海上进行深海矿产混输智能装备系统试验的一个凌晨,听见对讲机里传来的捷报,我和团队成员们兴奋地欢呼起来,打破了深夜海上的静谧。

      都说海试是在用生命冒险,不害怕是假的。为了这次试验,我在海上一待就是23天。现在回忆起来,那些紧张时刻还历历在目。深海环境复杂多变,整个输送系统面临着风、浪、流、深海内波等影响。经过4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我们团队研发的我国首套深海矿产混输智能装备系统,在南海深水区域下放深度超过500米、连续稳定运行时间超过24小时,获得了真实海洋环境下的响应实测数据,实现了整个布放回收、输送试验过程的智能化调控和健康监测。

      当看到海水夹着矿粒被源源不断地运输上来,所有指标都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我激动地喝了一口来自500米深处的海水。本该苦涩的海水,那一刻却只觉得甘甜,那是付出汗水后收获的喜悦。

      大洋底部蕴藏着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深海稀土等矿产资源,其中富含的金属元素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等急需的原料。基于此次海试,我们团队进一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智能3000米级混输系统成套解决方案,推动我国迈出了深海矿产商业化开采的坚实一步。

      随着国家对海洋开发利用需求的不断增长及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我带领团队将研究方向聚焦在了深海资源开发领域。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采矿项目研究,攻克深远海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5000米级整体联动试验的总体技术,形成深海采矿单体研发、联动试验、商业化试采、规模化开采等阶段的总体方案。

      面向未来,我将以赤子之心围绕深远海资源开发持续加强科技攻关,为服务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倾尽全部力量。

    科技加持,发展智慧渔业

    讲述人:湛江湾实验室智慧渔业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秦 浩

      2021年初夏,我带着对大海的热爱与好奇,来到湛江这个海滨城市,开始海洋科研之路。刚入职时,工作内容大多是水下机器人定位与导航的理论研究,和想象中的“近海体验”还有些距离。直到那一天,我随团队来到养殖平台,接触到渔民,才真正体会到科技和大海相遇的感觉。渔民们一边在网箱旁巡查,一边和我谈起他们遇到的挑战:水质、鱼群健康、台风影响……这些对他们来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于我而言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渔民成了我们最好的导师。记得有一次,我测试完一个监控系统,准备离开。渔场的老张拉着我到网箱边,指着水里跟我说:“你这设备看着高级,但要是我们手机上不能随时看视频,风浪来了也不顶事。”

      老张的话让我意识到,技术最终还是要解决渔民的实际需求。这次交流后,我们调整监控系统的设计,在手机端增加视频监控功能,还专门优化传输效率,确保渔民可以实时查看养殖状况。这一改动虽然只是个小细节,却让渔民用得更安心了。

      台风天里,渔民会随时查看手机,了解网箱的状态。这时,平台的监控系统就成了他们的“眼睛”。那天,老张笑着对我说:“有了你们的监控系统,我们心里踏实多了。”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系统,更是渔民和我们之间信任的桥梁。

      在渔民的鼓励下,我们不断优化系统,加入更多监测内容,从鱼群密度、水质变化到网箱安全,力求让每个细节都为他们的生产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老张和他的伙伴们成了我们的“客户代表”,他们的反馈让我们看到不足,推动我们不断改进技术。

      在这片海上,我的角色已不只是实验室里的研究员,更是渔民的伙伴,与他们共同面对风浪。每次看着澎湃的波涛,我都感到肩上责任重大,也充满动力。科技带给渔业的改变,远比技术本身更有意义——那是渔民的信任与安心,是对家园的守护。

    培养人才,建设“海上粮仓”

    讲述人: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毛相朝

      2010年,我进入中国海洋大学,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教师。多年来,我和同事们以建设“海上粮仓”为己任,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打造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批批胸怀蓝色梦想的优秀海洋人才从海大出发,奔向“深蓝”。

      海大是一所“海味”十足的大学。在人才培养中,我们注重以文化人。比如,邀请院士为同学们讲授“开学第一课”,激励学子惜时奋发,练好本领;邀请创新创业榜样与同学们面对面,讲述一棵小海藻打造成一个大产业的创业故事;组织学生观看以海洋模范人物为原型创作的话剧《海之魂》《文圣常》……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学子们谋海济国的情怀。

      为了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实验室,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们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陆续建成浙江衢州鲟鱼科技小院、山东诸城鱼糜科技小院、山东日照虾蟹科技小院,在助推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同时,持续赋能拔尖人才培养。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创新大赛,注重以赛促培、以赛育才。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三下乡社会实践、“食品营养与健康”等科普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本领。

      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作为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质量安全与营养评价岗位科学家,学校1984届毕业生林洪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和教学,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1990年研究生毕业的薛长湖,多年来带领团队开展海洋水产品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深耕海洋食品领域……在良好师德师风和优秀学子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逐梦蔚蓝、向海图强中成就出彩人生。

    勇于深潜,探索海底世界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科学研究部主任 杜梦然

      2018年6月,我跟着“探索一号”科考船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来到南海的一处冷泉区进行科学考察。这是我第一次跟随“深海勇士”号下潜,也是我第一次目睹冷泉生物的盛况。很难想象,水深1000多米完全没有光的深海里,竟然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不仅有婀娜多姿的冷水珊瑚,还有神奇的冷泉绿洲。

      截至目前,我先后随“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深潜30余次。随着深潜次数越来越多,我逐渐意识到,潜水器只是提供一个进入深海的平台,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深潜科学家,需要有自己的独门武器——根据科学需求研制适用于载人潜水器的传感探测设备,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载人潜水器的优势,进一步实现深海探测和深海开发。

      于是,我和小伙伴组建了具备深海光学、深海地质、地球化学、机械与电子专业背景的深海科学与工程技术交叉团队,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高性能传感探测装备,通过“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进行海试应用。我们还把实验室“搬”到海底,研制了基于高性能传感探测设备的深海原位实验室。这一新的科考利器,作为对载人深潜的补充,可以支撑我们在深海海底开展长周期、实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监测和实验。目前,我们正计划为它装上“大脑”,让它具备在海底自主监测与自主决策的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共有37条深渊,其中5条超过万米。每一条深渊都有不同的历史、地质和生命现象。勇闯每一条海沟无人区,才能在全球深渊地图上一一填补这些空白,把全球深渊的地质、环境与生命科学问题串联起来,取得系统性的认识。因此,我们发起了“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希望联合全世界的深海科学家一起破解深渊地质与生命协同演化之谜。目前,我们已经联合新西兰、印尼等国家组织实施了克马德克海沟、蒂阿曼蒂那海沟等载人深潜联合航次。

      今年,我们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的小目标,要挺进极区,那里又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项目团队:

      本报记者 陈海波、杨舒、张胜、吴琳、吴春燕、刘艳杰、王晓樱

      本报通讯员 冯文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