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衣之美】
张守义是我国知名的书籍装帧艺术家,有“中国第一封面”之美誉,又被同行们称为“画痴”。195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的张守义,因为爱看书,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美术编辑,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
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了一系列外国文学名著,其中的书衣、插图有相当一部分出自张守义之手。线条简洁的写意黑白画,有着浓浓的文学味道,是他数十年来没有变过的风格,在汉译世界文学名著的书籍设计领域可谓独树一帜。
由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萨维德拉创作的《堂吉诃德》,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全世界无数读者。张守义在设计《堂吉诃德》封面时,尝试用简笔水墨表现人物形象,配上长矛和盾牌,还有踌躇的瘦马,一气呵成,曲尽其妙。这件作品在全国书籍装帧展览中获奖,也成为张守义笔下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之一。
张守义爱书,他对作家和作品的了解甚至超过了责任编辑,也由此更能掌握书中精髓。《巴尔扎克全集》的书衣设计是张守义的得意之作。封面并没有依照惯例绘制作家头像,而是用一盏油灯的图形,配以作家的手稿。“我这样设计的时候,责编并不明白,但是这盏灯就是巴尔扎克。”张守义在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后,抓住了巴尔扎克总是在深夜创作这一习惯进行表现。不见其貌,却处处有痕迹,这一封面设计可谓写意到了极致。
在书籍设计的创作构思阶段,张守义往往保持着高度的专注与热情,心无旁骛。拥挤的书房里,墨稿草图常被他随手挂在墙上,贴在柜子上,摊在地上,铺天盖地。灵感来了,他便踮起脚,在墙上的稿子上添几笔,或是蹲下身子,将地上草图中的某个细节抹去……张守义的设计作品在他娴熟的笔墨运用中,在那洒脱的黑白排布间诠释着书中奥义,也承载着他的艺术精神和鲜明表达,极具个性。
张守义的书籍装帧设计简约却耐人寻味,凸显着强化书籍内容的独特创意。《巴黎圣母院》的书衣上,教堂玻璃花窗的细密图案与人物背影形成强烈反差;《悲惨世界》的封面中,凝练的笔墨勾勒出风烛残年的冉·阿让的身形;英文书稿和精美装饰纹样上映衬的是《简·爱》主人公的线描剪影;《安徒生童话选》的书衣以小美人鱼远眺船只的经典画面营造出故事氛围。
尽管创作过不少名人肖像,张守义在书衣设计中却很少描绘人脸,也因此被戏称为“不要脸的画家”。他曾解释说,封面甚小,很难通过五官的描绘表现出人物性格,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应打破思维定势,多用人的动势传情。为了画好外国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他还经常到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上观察外国人的穿着和姿态。
因擅长黑白画,作画时很少着色,张守义将书房画室命名为“素墨斋”。一次在为诗人艾青设计诗集封面后,诗人写下了“为人作嫁衣”的条幅相赠,张守义便索性将“素墨斋”改为“嫁衣坊”,取书籍装帧设计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之意。
与书相伴的数十年间,张守义完成了四千余部书籍的装帧设计,绘制了六千多幅不同题材的内页插图。这些设计作品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让人一看便知出自谁手,也成为出版界的黄金符号,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本报记者田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