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摘编】
王博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第5期撰文指出,以“体爱”释仁,无疑是墨辩的一个具体例证。《墨子·经上》“仁,体爱也”之说,在学术史上曾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墨家尚功用和力行,但基于理论的需要,也重视对于经典的解说,以及与其他学派的论辩。大体说来,先秦时期围绕对于仁爱的理解,由儒家而墨家而杨朱,形成了儒家的亲亲爱人、墨家的相爱相利、杨朱的贵己兼利三种不同的思路,呈现出先秦时期中国思想的丰富性,以及在对话中演进的特征。正是在兼爱说的基础之上,在与儒家、杨朱学说的对话之中,“体爱”的意义得到了更充分地界定,也使兼爱获得了更丰富的含义。结合墨辩相关文献,文章力图分析“体爱”所包含的人类之爱、视人如己和损己三方面的意义,揭示体爱之说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