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1月03日 星期日

    贵州从江:

    稻香织梦 鱼鸭共歌

    作者:本报记者 陈冠合 吕 慎 本报通讯员 吴德军 《光明日报》( 2024年11月03日 11版)

        村民将收获的稻谷晾晒在禾晾架上。张琪摄 由北京国际摄影周“中国稻作文化影像展”提供

        金秋时节的稻田一片金黄。唐广林摄 由北京国际摄影周“中国稻作文化影像展”提供

        村民带着孩子在风雨桥桥头玩耍。唐广林摄 由北京国际摄影周“中国稻作文化影像展”提供

        村民在稻田里放养小香鸭。周琤摄 由北京国际摄影周“中国稻作文化影像展”提供

      【聚焦农业遗产】

      清晨的微风拂过,群山环抱的梯田吹来阵阵稻香。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占里村村民吴春光一边挥动镰刀,一面哼唱起侗族歌谣:“梯田造在山间,山林涵养水源,山涧流灌梯田……”

      占里村是一座有700多年历史的侗族村落,至今保留着“饭稻羹鱼”的传统。但是,这里山高坡陡土地少,如何最大化利用耕地,就成了摆在村民眼前的难题。

      “答案,就藏在这田里嘞!”

      把刚收获的稻谷搁上田埂,吴春光又把衣袖挽得更高些,转头在田里摸索起来。只听“扑通”几声,他竟捧出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来。吴春光得意地说:“我家这4亩稻田,不仅能养鱼,还能养鸭,品质都是一流。”

      每年春耕时节,村民们下田翻犁的时候都会带上新孵化的雏鸭。犁翻起土壤,带出蚯蚓和螺贝,成了群鸭的“大餐”。等到开始插秧,村民便把鸭群暂移到池塘,再把前年秋天留下来的小鲤鱼放到田中。

      到了六七月份,稻苗在田里定下根,鱼苗长到两三指长,稻田又可以向鸭群开放。成群结队的鸭子整日在水里寻觅鳅鳝螺贝,取食浮萍水草。田间的腐殖质、浮游生物和飘落到水面上的稻花,则是鱼儿的天然饲料。鸭、鱼在觅食中清除了杂虫杂草,游动间松动了田间的土,排出的粪便成为稻谷的优质肥料。

      待到秋收时节,村民们便一边割稻子,一边挽裤腿“摸鱼”。收完稻谷,村民们再将需要留用的鱼继续畜养起来。

      在过去交通闭塞的岁月里,“稻鱼鸭共生”模式帮助当地人实现了一田多收。一代代人接力建成了稻田、鱼塘、溪流相互连通的循环网络,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2011年,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傍晚时分,跨过风雨桥,一幢幢吊脚楼旁铺满了秋天的收获。走在整洁干净的村道上,吴春光细数起村里的变化:“现在交通条件好了,游客多了,稻鱼鸭更是供不应求。”

      近年来,占里村“稻鱼鸭共生”模式下的生态产业不断发展,更依托古老的农耕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起文化体验和农产品销售。

      夜幕降临,新捉的稻花鱼端上了吴春光家的农家乐饭桌。“今年,我家仅稻鱼鸭就有约6万元收入,农家乐还能再有5万元。”吴春光信心十足地说,“用好了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丰产不发愁,年年有盼头!”

      (本报记者 陈冠合 吕 慎 本报通讯员 吴德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