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枣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枣庄高新区”)创新“街村联建、一村一厂房、一村一楼宇”等合作模式,通过村级自建、村村携手、村企共赢及“飞地”经济等多元路径,深度激活闲置资源,积极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与村民就业双飞跃。目前,枣庄高新区已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超210万元,解决600余名村民就业。
挖掘闲置资源,拓展增收渠道。枣庄高新区积极挖掘区域内闲置土地与废弃厂房等资源,推动建设标准化厂房。区、街道招商部门强强联手,精准招引企业入驻园区,助推居民通过收取租金增收,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兴仁街道与洪洼村投资共建农副产品中转中心,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余万元,带动周边20余人就业。兴城街道南石东村与南石西村以村委会大楼和新建楼宇为支点,年收入实现显著增长。
推动村村联手,共建共享分红。面对资金与土地双重挑战,枣庄高新区创造性推出“强村公司”模式,引导村级以资金为纽带,合作打造产业园区。山东兴晟街村共创产业园建有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目前已入驻企业21家,年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税收超千万元,成为村企合作的典范;张范街道联合16个村共建大连南路综合楼、乡村振兴培训中心等项目,成效显著。
采用“飞地”模式,推动优质物业发展。枣庄高新区部分村采用“飞地”模式,突破地域限制,推动产业园区周边优质物业项目发展。村集体购买商业公寓、写字楼等,丰富村级资产组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益共享。曲柏前村等7个村联合投资水发德仁里商务楼,目前已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实现租金与税收双提升。
村企深度合作,打造“命运共同体”。枣庄高新区深化村企合作,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订单种植等多种方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紧密相连,打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命运共同体”。西曲柏村与碳化硅陶瓷新材料等相关企业深度合作,推动集体收入稳步增长,解决村民就业,为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开辟新路径。
(作者:赵思义 康怡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