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增长、结构逐步优化,投资质量的提高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成果丰硕,有力促进供给结构优化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资领域突出补短板、强弱项,积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013—202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建成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深海一号油气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取得了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北斗导航、5G应用、国产航母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
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投资成就斐然,人民生活品质再上新台阶。21世纪初,移动互联网兴起,国家抓住产业发展的风口期大力推进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信息传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互联网新经济方兴未艾,我国在网络强国的道路上稳步前行。2013—2023年,全国信息传输业投资年均增长11.7%,带动城乡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快速优化升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保障水平大跨步前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2013—2023年,全国卫生投资年均增长22.4%,基本医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国教育投资年均增长15.9%,进一步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全国文化艺术业投资年均增长12.7%,创新多元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带动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2013—2023年,全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3.1%。目前,我国航空航天、卫星导航、智能手机、计算机、电子通信等部分高技术产业已形成了体系完整、配套齐全、能力强大的产业生态系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低碳领域相关投资快速增长,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13—2023年,包括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在内的清洁电力投资年均增长19.1%,增速比全部电力生产投资高7.7个百分点;全国清洁电力装机容量年均增长15.1%,清洁电力发电量年均增长10.2%。
(本报记者 董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