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常州,1918年公布的《注音字母》、1928年公布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1929年公布的《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及1958年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四套有重要影响的拼音相关方案均由常州籍专家学者主持制定。坐落在江苏常州的江苏理工学院承前启后,于2023年11月组织召开“中国汉语拼音研究推广”大会,邀请国内外汉语拼音研究的知名学者为中国汉语拼音文化研究推广献计献策,推动江苏理工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建立“汉语拼音研究推广基地”,加快汉语拼音文化传播、繁荣发展。
推动文旅融合 服务地方文化建设
江苏理工学院2015年将汉语言文学学科和旅游管理学科进行整合,并于2022年正式成立文化与旅游学院(以下简称“文旅学院”)。文旅学院下设汉语言文学师范、秘书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师范5个本科专业,其中酒店管理专业和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均是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文旅学院获得常州市“532”发展战略智库“常州旅游文化研究所”。
文旅学院按照国家“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发展模式,基于江苏理工学院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依托文化和旅游两个学科融会贯通优势,遵循“文以载道,旅以致远”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常州地方特色文化和常州政府文旅发展需求,积极打造常州名士文化和汉语拼音文化IP,推动常州文旅事业和文旅学院共同发展。
推动产教融合 服务学科与专业建设
文旅学院按照党的二十大对“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培养新部署,多举措落实学校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化”。文旅学院创建“1235”专业培养体系,即坚持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构建理论与实践双元并重的课程体系,培养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和概念能力3种基本能力,最低开设5个专业课程群。
推动课程“实践化”。文旅学院加大实践教学课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占比,构建“一周识岗,一月赛岗,半年顶岗,一年研岗”实践教学体系,即大学第一学期开展为期1周的企业实习,第六学期开展为期1月的综合技能校内比赛,第七学期为期半年的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第七、第八学期开展为期1年的毕业论文写作。
推进教学主体“多元化”。文旅学院聘请多名行业内高管为兼职教师,共同开发产教融合课程及相关教材,支持学科发展。
推动“数字化”教学改革。文旅学院一方面推动教师教学方式数字化,同时通过增加数字化课程模块培养学生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传播能力。
学科专业布局“市场化”。文旅学院按照“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理念,整合学院学科师资力量,及时调整学院专业结构和规模,积极服务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统筹考虑教师职业和学生就业,实现良性发展。
推动校城融合 加快汉语拼音文化推广
在江苏省教育厅、常州市政府的支持下,文旅学院积极开展系列汉语拼音文化推广与研究活动。推动成立汉语拼音文化传播公司,开展汉语拼音文化推广系列讲座,分别以“课本中的汉语拼音”“常州人与汉语拼音”等4个主题,立足大学课堂,奔赴社区、中小学、老年大学开展系列讲座。承办学校“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在大学生中开展汉语拼音主题文化朗诵比赛,通过海选、培训、视频录制等形式,在线上线下宣传汉语拼音文化。与常州广播电视台平台合作,共同推广汉语拼音文化,鼓励资助学院教师出版汉语拼音类专著,构建常州汉语拼音文化系统。与地方企业合作,计划打造集汉语拼音展览、汉语拼音体验、汉语拼音研学与汉语拼音文创于一体的文博馆,将汉语拼音推广实体化、社会化。
(作者:演克武 张羽程 赵贤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