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10日 星期二

    共建“一带一路”助力中非逐梦现代化

    作者:万喆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10日 16版)

      【特别关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9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以《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为题,深刻阐述了中非携手推进“六个现代化”目标和未来3年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作为中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1年来,以发展为导向,为非洲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助力。展望未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将迈向更高水平,以中国式现代化经验推进中非现代化进程,为全球南方现代化铺就光明前景。

    为非洲现代化夯实基础

      2013年以来,中国就把非洲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发展为导向,推进公平公正、人民至上、和平安全的现代化,支持非洲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着力支持非洲破解粮食安全困境、基础设施滞后、资金短缺等发展瓶颈,加快非洲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为非洲现代化打好基础。

      保障粮食安全,筑牢非洲现代化底基。作为非洲发展和安全的底线,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非洲实现现代化的难题。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以来,将农业合作作为与非洲国家合作的重点方向,推动了非洲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11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强化农业合作,建立“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机制,有效提升了非洲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中方积极搭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交流平台,在农业技术、农业物资等方面提供大量支持,提升非洲农业生产抗自然灾害能力和稳产高产能力。11年来,中国已在非洲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300多项先进农业技术,带动当地农作物平均增产30%至60%。中国已向非洲53个国家提供援助资金,实施粮食、供水、妇幼、教育等一批民生项目,受益人数超过1000万人。

      基础设施联通,疏通非洲现代化经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非洲规模化工业发展的难题。中非共建“一带一路”11年来,中国企业已在非洲各国累计参与新建和改造铁路超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港口近百个,一大批学校和医院投入运营,惠及超9亿非洲人民,推进了非洲大陆互联互通。中方在非洲参与的工业园快速吸引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带动非洲国家制造业发展,加速当地工业化进程,为非洲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加强金融合作,为非洲现代化注入强心剂。非洲被视为未来世界经济的“第三增长极”,现代化发展对资金需求量大。但发达国家牢牢控制着全球金融的话语权,对非洲国家融资要求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中非共建“一带一路”11年来,中非金融合作坚持平等互利原则,确保非洲各国发展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并逐步形成了以国内金融机构为主导,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中非发展基金、丝路基金为先锋,传统国际金融机构为重要补充的多层次的“一带一路”融资服务体系结构。中非金融合作积极支持中非经贸合作,重点投资了一批农业、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等项目,有力促进了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为所在国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进步、出口创汇和增加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非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有力提升了非洲现代化水平。

    推动非洲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中非共建“一带一路”11年来,积极推进非洲构建开放共赢、多元包容、生态友好的现代化,不断推动非洲国家贸易、就业、人才等实现升级,有效解决债务问题,增强了非洲国家“自主造血功能”,推动非洲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中非贸易畅通为非洲现代化注入活力。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充分挖掘贸易潜力,构建公平公正的全球贸易体系,助力非洲推进开放共赢的现代化。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以来,中国始终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2821亿美元,连续第二年刷新历史峰值,中非间贸易显示出强劲韧性与充足活力。非洲的特色农产品走俏中国市场,一方面有助于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另一方面,非洲农业从业者也从中国市场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机电产品成为中国对非出口的“主力军”,“新三样”产品对非出口实现较快增长,有力支持了非洲绿色能源的转型,助力非洲建设生态友好的现代化。

      中非教育合作为非洲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非洲是一个年轻的大陆,但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低,需要更多职业培训项目。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以来,将人才培养作为非洲实现现代化的支撑,强化职业培训,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的“实施能力建设行动”,推动非洲人口红利的深度挖掘和利用。中非共同实施“非洲留学生就业直通车”计划,设立了多个奖学金专项,成立了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实施头雁计划,目前已在非洲建成17个鲁班工坊,为非洲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减缓非洲偿债压力为非洲现代化增添后劲。2019年,中国财政部发布《“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为“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提供参考方案,推动中非合作项目融资可持续发展。同时针对非洲国家偿债高峰期现实需求,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积极参与债务问题国际治理,主动考虑债务国的财务需求,对确有困难的债务国率先缓债,为减缓非洲国家偿债压力作出了中国贡献。

    “十大伙伴行动”引领中非合作

      展望未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将以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为指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实现世界现代化,推动中非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携手推进中非现代化。

      一是推动非洲现代化成果惠及民生。落实文明互鉴伙伴行动,通过中非“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加强治国理政交流,推动减贫平行经验分享。落实兴农惠民伙伴行动,突出中非粮食安全合作,加强中非农业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了对非农业合作和对外农业援助,在农业技术、农业物资等方面提供支持,促进了非洲国家农业生产抗自然灾害能力和稳产高产能力。积极推动人文交流伙伴行动,持续建设好鲁班工坊,丰富培训领域,加强数字经济、丝路电商等新合作领域劳动技能培训和技工队伍培养,切实落实把产业附加值留在非洲,为非洲创造就业岗位。以贸易繁荣伙伴行动持续提升非洲人民幸福感。通过单方面扩大市场开放和零关税待遇,加快建设“丝路电商”,进一步扩大非洲农产品准入,分享中国超大市场优势,让非洲企业和人民切实获益,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二是推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将科技合作作为中非共逐现代化的驱动力,落实产业链合作伙伴行动,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继续建设好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帮助非洲国家培养更多高科技人才,分享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经验,共同培养创新增长动力。落实产业链合作伙伴行动,共建中非数字技术合作中心,以高标准的新基建推动非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助力非洲打破数字鸿沟,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助力建设“数字非洲”。

      三是促进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落实绿色发展伙伴行动,通过绿色信贷、环保基金、碳金融、绿色债券等多种方式支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深化中国—非盟能源伙伴关系,积极实施“中非绿色创新计划”。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在非洲建设低碳示范区和适应气候变化示范区。开展“中非绿色使者计划”,在环保管理、污染防治、绿色经济等领域为非洲国家培养专业人才。推动非洲国家在制造业中采用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为非洲环境保护筑起一道绿色屏障。

      四是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项目。以互联互通伙伴行动持续筑牢非洲现代化根基。通过实施更高水平的基础设施联通项目,打造陆海联动、协同发展的中非互联互通网络。以铁路、港口、机场、管网等传统基建为依托,加大新基建项目建设,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全方位、立体式互联互通新格局。推进发展合作伙伴行动和卫生健康伙伴行动,将民生项目作为优先项目,在非洲持续打造农业技术、卫生合作、技工培训等“叫得响、效果好”的“小而美”项目,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

      (作者:万喆,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