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09日 星期一

    架起中非青年对话的文化桥梁

    ——访吉布提孔子学院师生

    作者:本报记者 闫丛笑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09日 11版)

      “我特别喜欢孔子学院的书法课和烹饪课。”吉布提荷丹四中学生马黎可用流利的中文向记者讲述他在孔子学院的学习经历,“在这里,我不仅学会了中文,更懂得了跨文化交流的真谛。这里还为我的职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我尤其期待在文化交流和商务领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2023年3月揭牌的吉布提孔子学院是吉布提的第一所孔院。短短一年半时间,吉布提孔子学院已在当地5所高中开设中文课程,并初步建立起教学点网络,学生们学习中文的热情日益高涨。

      吉布提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邹燕舞是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师,她感慨万千地向记者回忆起刚到吉布提时的场景:“2022年8月,我们一行4人刚到吉布提开设中文课,受制于有限的师资力量,很多学生都没有报上名。一次,我在加博德高中听课,下课后发现一对父子在教室外等我。那位父亲指着名单上最后一个手写的名字用法语激动地说,就在刚才校长同意了孩子的中文课申请。这位父亲是一名商人,曾到过中国很多城市,最大的遗憾就是不会中文,所以希望他的儿子一定要学习中文。”

      正是当地民众这份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执着追求,让邹燕舞更坚定了教授中文、传播中国文化的信念。

      2023年暑期,孔子学院首届中文夏令营的成功举办,在当地掀起了“汉语热”。“这里的教学方法让学习变得精彩有趣,我们通过看电影、听歌曲、参与中国节日等活动学习中文,学到了更多的语言知识。”吉布提国家高中学生苏芯瑶为自己起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中文名字。在吉布提,孔子学院如同一颗文化的种子,正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孔院各类展示中国文化的活动逐渐成为当地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增进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欣赏。

      在非洲,孔子学院不仅为学生筑梦,更助他们圆梦。在本土化发展的道路上,孔子学院着手培养本土教师,更根据当地社会发展需求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助力当地社会发展。汉语已成为10多个非洲国家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孔子学院的课程与当地高等教育体系深度融合,为非洲青年搭建起通往未来的桥梁。

      “我们还在吉布提‘鲁班工坊’开设中文教学点,为中企的本地员工开展中文培训。老师们会根据学员的专业补充相关领域的词语表达。对即将赴华的留学生,我们也开设了相应的中文提升课程。”邹燕舞介绍,中文课程的开设既服务企业人才需求,又助力当地居民的就业发展。随着中非合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进非洲,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孔子学院提供的中文培训,使当地居民能够更好适应企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这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加深了中非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增进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夯实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民意基础。

      “我们对探索中国抱有浓厚的好奇心。老师们分享的资料让我们了解到,学习中文不仅仅是掌握一项语言技能,更是了解中国这个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舞台上举世瞩目的重要角色的关键一步。”加博德高中学生穆娜·穆萨·阿利南道出了众多非洲青年的心声。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每当看到这里的人们学习中文的热情、听到那些因学习中文而改变了人生的动人故事,我便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邹燕舞期待中非双方不断加强教育、文化、旅游和青年交流,增进人民间特别是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中非关系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她表示,希望更多的非洲青年能有机会到中国走走看看,与中国青年交心交友、互学互鉴,了解客观、真实、立体的中国。

      (本报记者 闫丛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