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05日 星期四

    中非高等教育合作:

    搭建文明深度对话的桥梁

    作者:苑大勇 徐墨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05日 14版)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世界教育之窗】

      中非友谊源远流长,中非合作在多方面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合作成为中非友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高等教育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成为当前中非合作的必然要求,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中非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深入发展,现已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多主体的合作格局,共同致力于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提升科研能力、促进人文交流的多重目标。推进中非高等教育合作深入开展,在创新发展进程中实现共赢,成为当前中非合作的战略选择。

    高等教育合作成为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关键力量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非高等教育合作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层面的交流互动,更成为价值观与文明深度对话的桥梁。面对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塑和国际秩序的变革,中非高等教育合作应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的先行者。推进高等教育合作,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也是供给高端人才、传播中非文化、加强教育外交、实现政策对接等的主角,更是保障中非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的民意基础。

      中非大学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非双方的大学以联盟形式协同发展,教育部鼓励高校积极推进合作,支持建设中非人才培养和师生沟通的交流平台,以及会聚双方专家学者的学术平台,并将启动中非数字合作平台。中非高校将紧密联通,构建广泛而强大的关系网络,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让中非友谊在高等教育合作中得到传承与发扬。为落实约翰内斯堡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提出的《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重大倡议,今年5月,“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正式启动,通过平等友好、互惠互助的方式结成对子,在各自优势学科领域进行广泛、有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这一计划将更加充分调动中非双方高校积极性,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推进中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为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以高校集群式合作打造中非教育品牌矩阵

      中非高等教育合作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深度融合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作为中非高等教育领域合作的重要起点项目,通过学历学位互认、科研联合、教师培训、师生互访、课程研发、研究生教育等多维度合作,奠定了中非高等教育合作的坚实基础。随着时代发展,《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提出了“九项工程”,涵盖卫生健康、减贫惠农、贸易促进、投资驱动、数字创新、绿色发展、能力建设、人文交流与和平安全等关键领域。在此基础上,“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进一步聚焦于数字教育、卫生健康、农业发展、贸易投资、矿业资源、互联互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语言文化与文明互鉴、国家社会治理、媒体传播与国家形象等十个领域,反映出中非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发展需求,构成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

      中非高校开展集群式合作,形成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点线面结合的灵活多元的合作模式。集群式合作不仅促进了课程共同开设、科研成果联合发表、学术会议合作举办,还加强了人员交流互访,推动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实践与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诸如中国农业大学“中非科技小院”、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语言文化国际研讨会”、中国传媒大学“全球记者沙龙——非洲专项”等品牌项目不断涌现,并初步形成品牌矩阵,为双方高校提供了更多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通过推进高校“软联通”整合合作资源

      当下,中非命运共同体在推动世界格局演变、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尽管中非高等教育合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双方高校间的联合仍显松散,合作资源的整合尚未达到预期效果。高校作为知识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需要进一步强化其“软联通”的职能作用,即通过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中非高校应积极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实质交流与合作。通过建立数字教育平台,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加强中非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为双方合作提供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民意支持。同时,采取多渠道宣传策略,利用政府平台、主流媒体、社交媒体、高校官网等,进一步提升中非教育合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中非高等教育合作的成果与愿景。以多样化方式讲述真实的中非故事,增强公众的认知与参与,加深中非人民之间的情感联系。

      (作者:苑大勇 徐墨,分别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秘书处秘书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秘书处副秘书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