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04日 星期三

    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仙女镇向巷村:

    橙黄橘红产业兴

    作者:本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本报通讯员 毛晓娜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04日 05版)

        俯瞰仙女吉吉主题公园。周星亮摄/光明图片

        黄澄澄的柑橘吸引游客来向巷村游玩采摘。枝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  

      开车从沪渝高速枝江收费站下高速,沿着桔缘大道一路向北,大约15分钟,就到了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仙女镇向巷村。登上观景台眺望,漫山遍野的柑橘树果实累累,橙色屋顶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

      柑橘园、柑橘主题民宿、橘子工坊……走进村里,寻常巷陌,尽显田园野趣;橙黄橘绿,一派丰收年景,不少游客拿着手机在此拍照打卡。但在十几年前,向巷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向巷村位于枝江市西北部,属丘陵地貌。村民以种植柑橘为生,但品种不好,价格起不来,路也不好走,村民守着橘林却挣不到钱。当地流传这样一首民谣:“三山夹两冲,种啥啥不中;成天劳碌忙,年底一场空;远看绿油油,近看没搞头。”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向巷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空心村”“贫困村”。

      柑橘是向巷村的主导产业,如何让老产业焕发新生机,成为仙女镇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2010年,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村民周代年牵头成立枝江市桔缘柑橘专业合作社,为仙女镇及周边村民的柑橘寻找出路。2018年,他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种植经济效益更好的新品种,邀请专家开展技术、管理培训,提高柑橘产业效益;打造“桔缘”品牌,组建电商团队,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将柑橘卖到全国各地。2023年,向巷村柑橘销售4000吨,销售额近200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68万元。

      “乡村要搞活,就必须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带领村民致富,实现利益共享。”周代年说,向巷村建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党员带头、果农入社,实现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

      依托桔缘和丰联佳沃两大经营主体,合作社带动314户村民入股,实行土地统一管理,柑橘统一销售,户均每年可节约农业生产成本800元。年底,合作社拿出利润的20%分红。从第一次分红开始,合作社为本村284户及周边村民累计分红2600多万元。

      “合作社已经给我分红了9万多块钱!”村民施功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分红收入,加上夫妻俩在合作社的务工收入,一年有近20万元。“在合作社干,比到外面打工强多了,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小孩。”施功明笑着说。

      产业发展壮大了,乡村治理水平也要提高。

      主动清扫路面加2分,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加2分,故意破坏环境扣10分……在向巷村,村民对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文明乡风等方面的贡献都与积分挂钩。该村在全市率先推出“九奖九惩”积分制管理办法,并在全市率先推行使用“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实现村民村事“全覆盖”、说议办评“全闭环”、数字赋能“全参与”。

      “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也要出一份力。”村民梅昌文说。老两口把屋里屋外收拾得整整齐齐,还积极参与村里的清扫行动。积分表上不仅记录着他美化小家的付出,也见证了建设“大家”的奉献。

      产业旺了,生态美了,旅游火了。向巷村以柑橘文化、民俗文化为背景,围绕柑橘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带动就业,促进增收。

      枝江方言里,“橘”和“吉”发音相近,与柑橘产业相呼应,“橘猫”也备受年轻人喜爱。该村以“橘猫”为原型建设仙女吉吉主题公园,成为湖北省首个柑橘产业链国家4A级旅游区。橘子果吧、橘子餐厅、吉吉露营基地等网红打卡新地标,吸引不少省内外游客拍照打卡,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旅游村”。

      时近中午,虾哥农家乐老板周代林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正在准备游客预订的午餐。“旺季时一天人数就突破3000人,生意好得不得了。”周代林挂着汗珠的脸上满是笑容。

      周代林是向巷村三组村民,今年49岁,是村里较早吃上“旅游饭”的。过去,他家房前屋后乱搭乱建,影响村容村貌。在村委会劝说下,他拆除了违建,还投资19万元把自家房子改造成农家乐。刚开一年就回了本,去年一年营业收入达30万元。

      据统计,该村累计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实现采摘、农家乐、餐饮、民宿、露营、文创产品等综合收入达200万元,带动150余人就业。在向巷村的带动下,周边五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向巷村成功跻身“湖北省十大美丽乡村”行列。

      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不少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借助电商平台销售乡村土特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村美了,人来了,向巷村的日子热闹了。周末的向巷村,是年轻人的主场。露营、酒吧、音乐节、百家宴、年货节等活动丰富多彩,到处都是欢歌笑语。

      (本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本报通讯员 毛晓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