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30日 星期五

    【光明时评】涵养文化底蕴 助力影视发展

    作者:陈静茜 张力文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30日 10版)

      【光明时评】 

      近期,暑期档影片不断上映。红色历史题材《解密》以精湛演技和生动叙事获得好评;现实主义作品《逆行人生》聚焦外卖小哥的生活,呈现鲜活故事、百态人生;动画片《白蛇:浮生》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给观众带来特殊的视听感受......这些“上海出品”的影片在思想与艺术方面皆有一些探索,引发了业界的普遍关注。

      系列作品集中出现并非一蹴而就,与多年来上海在文化产业政策、机制优化等方面的举措密切相关。比如,《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上海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行动方案》《弘扬城市精神 打造电影之城 上海市电影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等文件的出台,逐步构建起一套完善的政策体系,为涵养文化底蕴、助力影视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断助力。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还受益于科技创新生态群落的集聚优势,引导文化创作在新技术、新赛道、新业态等方面有所突破。比如,依托G60科创走廊,积极启动AI创制生态中心,加速AI技术与影视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中国影视产业注入新动能。伴随影视作品的国际化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影视市场的竞争与文化交流,成为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与纽带。通过国际电影节、合作项目和版权交易等方式,上海影视产业正在构建一个开放、多元的国际网络,促进跨文化的对话与传播。此外,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输出中国优秀的作品和技术人才,提升中国影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也为全球影视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放眼全国,各个具备文旅资源、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资源的地区也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新路径。吉林省推出健全电影产业链条、完善电影消费市场、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数十条举措,支持长春开展电影创作,推动创建“世界电影之都”。四川成都建成了亚洲最大单体摄影棚,强化与高校合作,提供“保姆级”一站式影视拍摄服务平台;浙江宁波提出组织架构网络化、影视外景市域化、影视制作多样化、影视产业集群化、影视数字化等主张;福建厦门打造了20个专业影视产业园区或基地,形成相对完整的影视摄制配套供应链,构建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影视摄制服务体系,实现全域影视拍摄环境的迭代升级……

      综合来看,对于立志打造“影视之都”的城市而言,应当立足眼前、前瞻未来,因地制宜、量身定制一系列高效、协同的政策措施,形成一套多维度、多层次、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激活并加速影视产业的全面繁荣。同时,鼓励创作者深入生活、细致观察,将地方独有的风土人情、历史传承、民俗习惯等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影视作品之中,创作出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影视作品。此外,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们在影视制作中正逐步成为引领行业变革的新动能。可通过相关技术应用,在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渲染、特效制作等多个环节提高制作效率、增强艺术感染力,在拓宽影视作品创作边界的同时,实现更加细腻,更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场景构建,为提升中国影视产业在全球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增添科技力量。

      (作者:陈静茜、张力文,分别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济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