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4日 星期六

    谭新萍代表:铺好产品“进城”路 架起农民致富桥

    作者:本报记者 胡晓军 李玉兰 王洋 本报通讯员 文怡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4日 05版)

      【履职记】

      “肖大爷,最近菜还好卖吧?”

      “卖得快呀!谭书记,多亏了咱们的服务站,不然我的菜要烂在地里、堆在家里,更不要说赚钱了。”年逾七旬的肖庆文迎上来,紧紧握住一位头戴草帽的中年女子的手。

      “以后你只管安心种菜,销路包在我身上。”女子取下草帽,爽朗地笑道。

      这个女子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万龙山乡茅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谭新萍。

      过去,像肖庆文这样的农户要挑着菜篮翻山越岭走几公里的山路,到集镇上卖菜。“拎着土特产出来赶集叫卖,有时候守一整天卖不出去,农民心里急呀!”农户“销售难”的问题深深触动了谭新萍,她带领村干部开办“农村E邮”电商服务站,帮农户们销售农产品。茅店村的香米、槽下村的竹笋、南岭村的茶叶、蔡家村的金针花……谭新萍把周边20多个村走遍了,哪个村有哪些“宝贝”,她如数家珍。利用服务站的渠道,茅店村和周边的农产品“飞出山村”,广受欢迎,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农民年增收近万元。

      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谭新萍把农产品“出村进城”作为重要课题开展调研。她了解到,虽然近年来农村电商发展大大拓宽了农民的销售渠道,但一些零散型农户种植的农产品因为品种多而杂、分布广而散、标准不统一,仍然面临销售渠道窄、价格不稳定的问题,“打通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后一公里迫在眉睫”。

      经过调查研究、收集民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谭新萍提出了畅通零散型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议。她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布局,持续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产品配送中心的政策扶持力度。

      农产品出了村、进了城,接下来如何借助城乡要素优势互补,推动乡村振兴,谭新萍为茅店村谋划了两个发展目标。

      “一方面聚焦农产品‘出村进城’,大力发展粮食绿色生产,让城市居民吃上优质食品;另一方面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调研实践成果,谭新萍谋划着村子的发展。

      在江西省粮油集团合作实验种植基地,上千亩“臻两优8612”低镉水稻稻茎挺拔、长势喜人。

      “高温时节要注意稻田灌溉,泥土不能太湿,还要注意防虫。”烈日曝晒、暑气蒸腾,谭新萍和乡农技员走在田埂上,一边弯腰查看水稻叶面和稻田水深情况,一边叮嘱水稻种植户注意事项。

      今年,江西省粮油集团与万龙山乡签订了乡村振兴合作协议,捐赠5000斤优质稻种,发放给茅店村及周边的农户种植,低镉水稻示范品种“臻两优8612”正是其中一种。“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更要保障农户种粮收益。”谭新萍介绍,江西省粮油集团和农户签订包销协议,提供从种子到种植、收购的“全链条”服务,保障农户种粮收入。

      “粮食有稳定销路,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也更有信心提升水稻品质,扩大种植规模。”水稻种植大户林永龙说,自己今年开始种植低镉水稻,面积达400亩。

      谭新萍谋划的第一个发展目标初步实现,第二个目标也找到了实现路径。

      特色产业何处寻?茅店村位于武功山脚下,芦万武旅游公路、311省道穿村而过,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天优势。谭新萍意识到,这就是茅店村的特色与优势。

      从前村里房屋密集,猪圈、牛圈也随处可见,近年来,茅店村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景村融合发展的理念打造集休闲、娱乐、养老、生态种养于一体的乡村特色旅游基地。如今,漫步茅店村白鹭苑,古意浓郁的民宿群被绿意环绕,宛如世外桃源。

      “谭代表给村里谋了条文旅路子,现在民宿已形成规模,发展得越来越好了。这不,暑期旺季客房天天爆满。”“鹭见”民宿老板王来香深感这碗“文旅饭”吃得香。

      谭新萍带着村民盘活村里现有古宅和传统民宅,开发特色民宿,并整合武功山周边民宿信息,打造品牌吸引客源提升人气,村里的民宿经济如火如荼,茅店村也成为省3A级乡村旅游景点。

      “我是全国人大代表,也是一个地道的农村人,我最了解农民的急难愁盼。”谭新萍说,“我要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和‘代言人’,听民情解民忧,探索以‘绿起来’带动‘富起来’的新路子,带着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奋进。”

      (本报记者 胡晓军 李玉兰 王洋 本报通讯员 文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