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市场蓬勃发展,高新技术应用应接不暇,汽车新品牌不断涌现……一轮轮新浪潮,不断冲击着全球汽车产业。深感生存危机的日本车企,正不断加强产业整合,以应对日新月异的产业变革。
日本汽车龙头企业丰田早已与铃木、马自达等展开合作,成立了丰田汽车联盟。近日,三菱汽车也宣布将与本田-日产汽车联盟积极磋商,以结成可与丰田联盟匹敌的另一个联盟。未来,日本庞大的汽车产业,或将以“两强并立”的新形态,进入“激战正酣”的全球电动汽车领域。
被现实击碎的“日本倔强”
长期以来,以燃油发动机关键技术、精细化生产模式等为支撑,日本车企对自主造车的演进逻辑高度自信。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2020年坚称,先由燃油车过渡到混合动力汽车才是科学合理的,电动汽车在市场上真正具有“战斗力”尚需时日。实际上,日企对汽车电动化的抗拒存在现实原因:日本有以燃油发动机为起点形成的全产业链利益,其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具有强势地位。
但如今,全球汽车市场的转向已无法逆转。美国、欧洲等地政府已纷纷推出对纯电动车及相关产业链的大幅度补贴政策。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计划出台法案,从2035年起在全州范围内禁售汽油动力汽车。英国调查公司“环球数据”今年6月的预测数据显示,2030年,纯电动车将占全球乘用车销量的34.1%,与燃油车占比几乎持平,而传统混合动力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占比之和将不超过18%,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在此背景下,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颓势凸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60%。日本车企不仅没有从这一增长趋势中分得一杯羹,作为其传统盈利点的燃油汽车,反而成了被挤占和代替的对象:日系品牌汽车销量同比呈两位数下降趋势,即使是表现亮眼的丰田混合动力汽车,2023年销量仅有190万辆,同比降低了2%。同时,日本车企陷入了艰难的“价格战”,去年日产和本田汽车的降价幅度均超2万元,而比亚迪电动车的降价幅度仅为5000元。本田负责中国业务的部长五十岚雅行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曾表示:“中国乘用车市场规模约为美国的1.5倍。我们不会轻易放弃。”尽可能挤入竞争激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恐将逐渐成为日本车企保住其在华盈利规模及市场地位的最后选项。
对自身在东南亚等地区市场主导地位的不断下降,日本车企忧心忡忡。日本车企在泰国深耕了半个多世纪,形成了完整的海外供应链和销售网络,助力其对整个东南亚汽车市场进行掌控。然而近两年,中国新能源车企开始入驻泰国,目前其销售额已占据泰国乘用车市场整体销量的15%左右,多家本地经销商转而同中国车企合作,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出租车等本地公共用车领域也崭露头角,这些都对日本车企造成巨大冲击。泰国总理赛塔去年12月表示,他非常感谢日本50余年来对泰国汽车工业的投资,但日本在电动汽车制造方面已经处于落后位置,令人感到忧虑。
可以说,从政府倾向、市场反应、企业布局等多方面来看,日本汽车产业都不得不进行整合。
产业变革不会等待“迟到的乘客”
产业整合之路,“百年老店”丰田最早“上道”。2015年,丰田就宣布与马自达在环保科技领域展开合作;自2016年起,丰田收购大发汽车公司,并与马自达、铃木等交叉持股,进一步扩大合作;2021年,丰田宣布与斯巴鲁联合开发电动汽车,并在汽车智能化等方面展开合作,同时与五十铃结成资本联盟。至此,几乎包揽了日本汽车所有中坚力量的丰田联盟正式形成。
今年3月15日,日产与本田签署谅解备忘录,在电动汽车零部件生产、汽车软件及人工智能整合开发等电动汽车相关领域开展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力图降本增效。三菱紧随其后的积极态度,更凸显出其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危机感与紧迫感。
在燃油车当道的时代,汽车产业的整合往往是两方竞争后,赢家吞并输家的必然结果。然而,在电动汽车产业大浪拍岸、引领世界汽车行业大幅转型升级的当下,日本各大车企的历史性整合更像是几位力不从心的“老玩家”抱团取暖。《日本经济新闻》更是直言,美国特斯拉的扩张、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再加上小米等互联网公司的“入场”,让本就在电动汽车领域存在感薄弱的日本车企直接进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电动汽车产业的成功,不仅需要新型动力系统的全产业链的长久构建,也需要通信、芯片、软件等各领域的横向合作。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动汽车在前沿科技上的集成化、智能化、互通化程度之高,已对上一代汽车形成“降维打击”。据报道,日本两大汽车联盟将就此集中发力,丰田正积极通过其下属的电子公司与中国汽车软件企业开展合作,本田也与索尼合作成立索尼-本田移动公司,以软件为核心推动新型电动汽车生产,实现从软件、硬件到服务的协同一体。
然而,一切开发行为都意味着在和市场、竞品、成本等因素赛跑,只能争分夺秒。丰田章男近日表示,他在董事会上的得票数连年下降,如果继续下滑,明年可能将无法担任丰田汽车董事长一职。看起来,世界性的产业革命不会在原地等待日本这样一个“迟到的乘客”,留给日本车企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本报记者 高庆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