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一次性打火机在20世纪90年代落户邵东。因为一句“买打火机还要排队”让邵东人嗅到了商机。一开始邵东人从广东买回打火机,拆了装、装了拆,慢慢摸索,随后很快就开办了邵东第一家打火机企业,产品一出,立即销售一空。
邵东同乡们看到商机后纷纷加入,随即打火机家庭作坊、大小工厂遍布全城。但这种作坊式的分散经营,不仅效率低、成本高,打火机的质量也难以保障。2002年,几家打火机企业联手成立了邵东市打火机行业协会,把分散的资源整合、共享。同年,邵东的打火机商人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在广交会上看到了外面的商机,开始瞄准全球市场。最开始我们依赖外贸商帮助打火机走出国门,为扩大产品利润我们开始聘翻译、办资质、跑展会,逐渐打开了全球市场。现在邵东打火机是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打火机出口总量占全国打火机行业的70%。近5年,我们打火机出口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2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达27.84亿元,产值105亿元。
邵东的打火机企业不断投入生产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出口企业累计投资近10亿元,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建成了全省一流的模具研发中心。2017年,政府投资2亿元成立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至今已研制新设备、新产品30余台(套),授权各类知识产权276件,其中发明专利47件,形成50多项科技创新成果。
现在我们拥有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8个省级创新平台,共有研发人员1000余人,每年投入研发费用2亿元,科研成果累计3000余项,年产品创新率达38%。
正是因为不断创新,邵东做到了每只注塑打火机仅售1元钱且20年不涨价,人力成本从20年前的1角钱降到了如今的1分5厘。
小小打火机同样能拉起长长产业链。在邵东,200余种零配件除塑料粒子和危险化工气体外,都能实现本土化配套,且配套企业都在方圆30分钟车程内。
现在打火机已成为我们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全市有打火机企业114家,拥有十余家龙头企业,获批境外投资企业100余家,年产打火机150亿只,产品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尚文超、苏雁、禹爱华、龙军、赵秋丽、李志臣、张哲浩、李洁 本报通讯员 朱娜、刘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