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05日 星期一

    护水脉 兴文脉

    ——安徽着力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

    作者:本报记者 丁一鸣 常河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05日 05版)

        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的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资料图片

        一名儿童在观看柳孜运河遗址沉船复原模型。丁一鸣摄/光明图片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安徽宿州泗县段。资料图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大运河安徽段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起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与河南省永城市交界处,东至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与江苏省泗洪县交界处,全长约180公里,包括河道遗址段和有水河段。其中,位于濉溪县境内的柳孜运河遗址和位于泗县境内的5.8公里有水河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安徽着力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在坚定不移“护水脉”基础上,多措并举“兴文脉”,不断续写人与河的故事。

    “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必须保护好”

      中伏,烈日炎炎,柳孜运河遗址永久性保护大棚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

      “目前,北侧钢结构主体施工已完成,南侧已完成80%,预计今年10月全部完工。我们采用国内先进的大跨度钢结构形成主体结构,用最少的结构支撑点撑起建筑,最大程度减少对遗址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沙袋回填遗址,以防止坠物等对遗址造成损伤,‘如履薄冰’加快作业。”项目承建方有关负责人唐一民说。

      遗址旁,343国道车辆川流不息。“国道下方就是隋唐大运河故道,当年也正是在筑路过程中发现了柳孜运河遗址。”濉溪县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许仲秋介绍,两次考古发掘共发现沉船9艘、瓷器等各类文物7000多件、瓷片10多万件,涵盖20余个著名窑口,时间跨度从隋唐至宋元,“填补了运河考古的多项空白”。

      “我们眼前的这艘唐代古木船就是‘一号货船’,其尾部留存着一把完整的拖舵,被专家命名为‘淮北舵’。”在讲解员引导下,记者在淮北市博物馆见到了发掘于柳孜运河遗址的“一号货船”,其总长约12.6米,历史上大运河的通航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这就是运河故道的魅力所在,也许不如有水河段直观,但更加深邃,更加引人入胜。”濉溪县文旅体局党组成员、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李彬告诉记者,为守护好这份“魅力”,遗址上方保护大棚曾历经三次变化。

      “早先只有一个钢结构大棚罩在遗址上方,四下漏风,雨季渗水问题比较严重,容易对遗址造成损伤。”李彬说,在整治的同时,濉溪县编制柳孜运河遗址病害整治工程方案,积极争取资金,大棚保护迎来升级。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建设柳孜运河遗址永久性保护大棚作为重点项目推进,遗址命运迎来关键转折。截至目前,相关项目已投入1.6亿元资金。

      “等建成后,我们将综合运用声光电技术,举办‘小而精’的大运河文化展陈,预计明年与观众见面。总之,保护是一切的前提,如果出发点歪了,投资越多只会带来更大伤害。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手中,我们必须保护好。”李彬说。

    “大运河的故事哟,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老虎灶上,水壶一字摆开,壶身已被岁月熏得漆黑。水沸了,扑腾着顶起壶盖,掌柜的手脚麻利,拿上三五茶点——“祁门红棒来喽!”

      “棒棒茶就是茶梗。虽是边角料,但经过本地泉水这么一泡,滋味大不一样,不信你尝尝。”抿上一口,果真饱满甘甜。在濉溪县临涣镇百年老字号怡心茶楼,临涣古镇文化研究会会长何维军向记者细数起大运河“淌”来的文化。

      “大运河的故事哟,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这平平无奇的棒棒茶,便是顺着大运河‘淌’来的。”千年古镇临涣镇原是县城,大运河繁盛时,这里商贾云集,徽商、闽商、晋商带来各地名茶,一时间茶馆林立,饮茶成风。

      “囊中羞涩的贩夫走卒喝不起好茶,便拾来茶梗,用本地泉水浸泡,倒也别有一番滋味。”何维军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久而久之,茶馆不仅具备了浓厚的社交属性,还成了化解基层矛盾的重要场所。

      “生了气、不着急,碰个茶、降降气,老茶客来拉拉理。”时至今日,这杯泡了千年的茶仍传递着“和”的智慧。2011年年底,临涣镇基层法律工作者王士宏牵头在怡心茶楼设立“临涣镇茶馆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行“一杯茶”调解法。

      “一杯茶”调解法有七步,分别是以茶暖人心、以茶说人生、以茶述纷争、以茶找支点、以茶拆面子、以茶置梯子、以茶达协议。“随着调解深入,水冷了,心却热了;茶淡了,情却浓了。一般当事人招呼掌柜‘再换壶新的’,我就知道这事儿成了!”王士宏告诉记者,到2023年,临涣镇已在全镇19个行政村设置了144个连心茶室,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00余件,调处成功15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

      林立的茶馆前,淮北花鼓戏、淮北坠子、泗州戏不绝于耳。“这也是大运河‘淌’来的文化。”濉溪县文化馆馆长李俊民表示,如果说长城是凝固的文化载体,那么大运河就是流动的文化载体。

      运河繁盛,南北交融,运河文化与淮河文化加速碰撞。“比如,国家级非遗淮北花鼓戏就是在这样的碰撞交融中,逐渐从民间小调变成曲艺说唱,再登上舞台表演,成为地方特色戏种。”为了让更多人记住这条“流动的文脉”,近年来,濉溪创排了新编古装泗州戏《柳江口》、新编淮北大鼓段子《运河魂》、歌曲《柳江谣》等,反响不俗。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濉溪县从全国各地征集运河主题书画作品百余幅。“尽管大半河道已然湮废,但是大运河‘淌’来的文化永不磨灭,必将在代代传承中历久弥新。”站在《柳江口之春》这幅画前,李俊民感慨万千。

    “这块‘活化石’,依然滋养着古老的土地”

      “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苏轼笔下的“淮南第一州”,便是安徽宿州。

      步入宿州市博物馆“汴水咽喉”展厅,一座残缺的石碑引人注目。石碑正面上书“蕲县”,右侧上书“西去东京九百六十里,西去睢阳郡三百卅里”,左侧上书“东南去广陵郡七……”“蕲县现为宿州市埇桥区蕲县镇,这块石碑标注的方向、里程、范围,也正应了唐朝宰相李泌上书唐德宗时所言‘江淮漕运,以埇桥为咽喉。’”宿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高雷说。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流经安徽180余公里,目前仅宿州泗县尚存运河故道有水段28公里,其中5.8公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段。

      “作为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唯一一处有水的活态运河河段,整个水系至今依然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历史风貌,堪称‘活化石’。”运河两岸杨柳依依,泗县文旅局文保工作人员孙习与记者沿河漫步,骑行爱好者不时从身边掠过,不少工人正忙着清理岸边杂草。

      作为土生土长的泗县人,孙习小时候并不知道隋唐大运河,“只当是一条水渠”。也难怪,历史上宽约七八十米的运河,如今只有十来米宽。“以前两岸都是农户,号称‘十里长庄’,农民干活时常常发现瓷片,却不知脚下埋藏着如此波澜壮阔的历史。”孙习说。

      申遗前后,泗县下大力气整治沿河区域,实施易地搬迁、水体治理、管网改造等治理措施,在沿岸补种绿植,实行常态化巡河,及时制止打击污染和破坏行为,力图将大运河原始风貌呈现在世人眼前。

      “千百年过去了,如今大运河还在发挥作用吗?”记者发问。

      “当然!7月初,泗县旱情较重,沿河百姓利用大运河进行灌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到了7月底,连日强降雨又引发汛情,大运河与泗县主要水系连通,在行洪排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文化属性之外,这块‘活化石’依然在滋养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孙习说。

      (本报记者 丁一鸣 常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