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手记⑲】
天刚蒙蒙亮,山西省大宁县罗曲村村民任建宁早早起身,一拧开水龙头,只滴滴答答掉下几滴水。“咋停水啦?”他急忙拨通村水管员任小宁的电话。
“才从井里抽上来的一窖水,又见底了!大热天,正是用水的高峰期,可天愣是不下雨……”电话那头,传来任小宁无奈的声音。
罗曲村倚着美原沟,沟中有山泉,清冽甘甜。过往,村民吃水,靠肩挑手扛,从沟里取。前些年,县里出资在泉眼旁修了蓄水的水窖,引泉水变成自来水,流入每家每户,很是方便。
可今年夏天持续干旱。原本汩汩流淌的泉眼,这些天不再冒水。村里只得从老井汲水,灌入水窖应急。抽井水,一个月电费就花了千把块,但水仍然不够用。
得知断水了,村支书李鹏飞眉头紧蹙,在村委会院子里急得来回踱步。寻思良久,他扭头说:“小宁,叫上村里有经验的,到沟里踏踏新泉眼。”
任小宁没有吭声,随手薅过一根树枝,圪蹴在地上,勾勒出地形图:“依我看,老泉眼方圆二里内,出水的希望最大!”
“你先去找,我这就去县水利局搬‘救兵’。”李鹏飞语气坚定。
任小宁带着9位村民,身穿长袖,头戴草帽,背着干粮,手拿工具,钻进了沟里……寻到第8天头上,终于,一铁锹下去,一股清泉冒了出来。
“找到了!”大家兴奋地欢呼。没过多长时间,在附近,他们又发现了更大的泉眼。“两处泉眼合成一窖,这下肯定够用了!”任小宁喘着粗气说。
很快,县水利局技术员刘春林赶来。新水窖的位置也确定了,设在水源南侧,距离村自来水管道原入水口仅数百米,借由高度差,可以实现自流,节省了成本。县里也传来好消息,水利局给修水窖补贴了3万元。
次日一早,水利局请来了施工团队,运来6方沙子、1方石子、60吨水泥……
听说政府帮忙修水窖,村民们坐不住了,头顶烈日,帮着把一袋袋材料背进山沟。
8天后,新的水窖顺利竣工。清澈的泉水一点点蓄满水窖,顺着管道蜿蜒数里,欢快地奔向村民家中——听到通水的好消息,任建宁迫不及待地打开水龙头,掬起一捧水,连日来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本报记者 刘已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