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25日 星期四

    一“越”千年

    ——绍兴稽中遗址揭开越国都城神秘面纱

    作者:本报记者 陆 健 本报通讯员 秦宇杭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25日 09版)

      越国时期大型木结构水井、越国时期筏状地栿建筑、越国时期的马遗骸……经历5个多月的抢救性发掘,在地下沉睡了约2500年的越国大型建筑基址揭开神秘面纱。

      在国家文物局近日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发布了四项重要成果,浙江省绍兴市稽中遗址最新考古成果位列其中。结合文献记载,考古专家推测为越国遗存。稽中遗址的考古发现首次在绍兴古城内确认越国大型建筑基址的存在,并通过考古成果实证了绍兴2500年建城史,为探寻越国都城提供了重要线索。

      稽中遗址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投醪河畔的稽山中学内。相传投醪河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出兵伐吴前,将美酒倒入河中与士卒共享的箪醪劳师之地。7月23日,记者走进绍兴稽中遗址考古现场,近距离探访越国大型建筑基址。

      “稽中遗址内的木构建筑基址规模之大、等级之高、保存之完整,国内罕见。”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龙彬说,去年9月,在稽山中学改扩建项目施工中发现大型木材并出土相关文物,今年2月,经浙江省文物局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该遗址进行发掘,目前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

      考古现场散落着各种石板、木板、碎瓦,用浸湿的毛毡布盖着的木头以及标记着各种数据的土坑……李龙彬用激光笔指着考古探方坑壁,一条条白线标注了战国、西汉、东汉、唐、宋等多个时期的地层堆积,他接着说道:“这护栏标示的地方,越国遗迹距离地表大约五六米深。”这意味着,现代绍兴居民的日常生活面和2500年前的越国古人生活面之间,只隔着6米土层,仿佛一层薄薄的时光尘埃。

      考古发掘区内,考古工作者正小心翼翼地清理着一口战国时期的木壁水井,古井的木壁已被岁月侵蚀,但其精巧的构造和坚固的结构依然可见。而在一旁,一组筏状地栿安静地躺在土中,状似一艘静卧水上的小舟。这些地栿经碳14测年,绝对年代为距今约2500年,是越国遗存。

      类似的古代水井在稽中遗址内目前共发现有18眼,战国时期的古水井仅此一眼,系木壁结构且首次发现,经碳14测年,井壁绝对年代为距今约2530年,此外还有汉六朝时期砖壁结构水井16眼,民国时期水井1眼。

      据现场考古工作者介绍,绍兴稽中遗址现存堆积主要分为战国、汉六朝、唐宋等时期,最深处距原地表5~6米。已清理大型建筑基址、水井、灰坑等重要遗迹40余处,发现战国和汉代两个时期的大型建筑基址,战国时期建筑基址目前发现两种构筑方式:一种由方形立柱、长方形垫板及垫板下圆木组合构成;另一种筏状地栿由多条圆木横纵间隔相叠压呈网状铺设。汉代建筑基址居于越国建筑基址之上,大体可确认有四组,规模较大,单体面积约260~400平方米。

      在遗址的另一侧,一副完整的马骨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李龙彬解释说:“南方主要以舟楫为交通工具,马在南方很少见,所以马坑的发现非常重要,它不仅提供了当时人们生活的线索,还可能与军事活动有关。”

      “别看这木刺小小的,不起眼,它可是稀世珍宝。这次的考古发掘,首次发现了包含墨书‘會稽’‘山隂’地名的汉代木刺实物,填补了绍兴古城考古多项空白。”回到绍兴文物考古研究所,李龙彬给记者展示了名动天下的汉代木刺。出土于稽中遗址的汉代木刺长约20厘米、宽约4厘米,正面有墨书,木刺上的文字为“弟子会稽张龙诣门下山阴伯□”,墨书字迹总体较清晰,但下端有一字已模糊难辨。

      稽中遗址目前出土各类各时期文物共计850余件,其中不乏青铜洗、青铜壶、水晶环等高等级文物,遗址还出土了冶炼铁块、铁钳和成捆的铁矛、成组的铁甲叶等与冶金工坊相关遗物。考古专家认为,不排除该地可能曾是兵器作坊、武库或卫戍之地,由此可见这些建筑的高等级属性。

      目前稽中遗址考古发掘还在持续进行。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那些颇具神秘色彩的记载与传说,会在古城新证中得到解答。

      (本报记者 陆 健 本报通讯员 秦宇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