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

    中国美术奖:

    从“美”的展到“美”的奖

    作者:朱永安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9日 15版)

        1955年,毛泽东主席参观全国美展 吕厚民/摄 资料图片

        一辈子第一回(中国画) 杨之光 中国美术馆藏

        太行铁壁(中国画) 王迎春 杨力舟 中国美术馆藏

      【艺坛“奖”故事】

      1984年夏天,画家杨力舟和王迎春夫妇前往太行山革命老区采风,其间听到了许多军民团结抗战的动人故事。一天傍晚,二人到山西省黎城县黄崖洞写生,当夕阳照在太行山峭壁上时,王迎春突然感到,光影斑驳的群山就像群雕。在峥嵘的岩壁上,她仿佛看到了太行军民刚毅的群像。她与杨力舟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展开创作。这件他们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太行铁壁》,因以独特的手法表现出太行山军民的抗战风骨,获得了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

      何为“全国美展”?它的首届展览举办于新中国成立之前,它的评奖历史有40多年,由其产生的“全国美术展览奖”就是今天“中国美术奖”的前身。

      作为美术领域国家级最高奖,中国美术奖也是我国文艺界少有的每五年才举办一次的艺术评奖。它体现了艺术家对时代万象的体察与深思、才情四溢的创想与营造,它以多彩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壮丽图谱。

    因展而生:与时代同行的“国展”基因

      “中国美术奖”的故事,要从全国美展说起。

      “中国美术奖”正式设立于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09)举办之时,从每五年一次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简称“全国美展”)中产生。作为我国历史最久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全国美展从一开始就饱含着强烈的家国情怀,是人们观察中国美术创作趋势的风向标。评奖是全国美展机制化、规范化的产物。经过十几年发展,“中国美术奖”蕴含的“国展”基因和属性得以彰显,影响日益广泛。

      1949年7月,新中国曙光在望,北平艺专举办的美术作品展览会展出了600多件作品。这次展览团结了全国美术工作者,极大发挥了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作用,后被界定为第一届全国美展。1955年3月,第二届全国美展推出各画种作品近千件,展现出新中国美术的勃勃生机。1960年6月举办的全国美展,从全国遴选了900多件作品在北京展出,后被认定为第三届全国美展。1964年第四届全国美展,出现了在国庆期间分几个展区同步展出之后再进京办展的展览形式。1979年举办的第五届全国美展开始探索为优秀作品评奖,中国画《人民和总理》、连环画《枫》、版画《主人》3件作品获得一等奖。1984年,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美展上,展览制度得以明确,评奖活动作为机制固定下来。此后,全国美展均在国庆逢五、逢十年份举办。随着时代发展,每届全国美展在美术门类、展区设置等方面均有优化,比如增设艺术设计、动画和综合材料、实验艺术等类别。今年,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将展示近五年来各类别美术创作的最新成果。

    孕育经典:从生活中淬炼艺术精神

      尽管早期的全国美展没有直接开展评奖活动,但当时的入展评选、从展览中遴选优秀作品出版选集等举措,实质上也起到了表彰作用。许多新中国经典美术作品,正是最先经过全国美展介绍,逐渐为大众熟知的,比如董希文的油画《春到西藏》、罗工柳的油画《地道战》、李琦的中国画《主席走遍全国》、王式廓的素描《血衣》等。

      1955年,24岁的青年画家杨之光以中国画《一辈子第一回》参加了第二届全国美展,作品展出后产生很大影响。这件作品画面极其简单:一位手捧选民证的老大娘欣喜万分的神情和姿态构成了画面的全部,站立姿态、面部表情乃至捧着选民证的双手都颇为传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作品大获成功,更成为美术史上“新国画”的重要代表。晚年的杨之光回忆说:“促成这件作品的首要原因是我的经历,在旧社会我受的罪太多了。我画老大娘站起来了,其实也在庆幸我自己站起来了,能挺直腰板做人了,人民从此是主人。”

      强烈而真挚的情感如何落在画面上?画家对生活的捕捉和创作的才情,现实生活与艺术灵感的碰撞,让这位“新社会老大娘”的形象跃然纸上。有一次,杨之光听同学说起,妈妈把选民证视为珍爱之物,收藏在首饰盒里。他联想到去农村采风时见到的老大娘,每次赶集时总是用小手帕包着钱的情景。两个生活中的细节瞬间在他的脑海里碰撞,映现出一个打开手帕端详选民证的人物形象。

      1984年,早已因《起家》《狼牙山五壮士》等作品成名的詹建俊,又创作了油画《潮》这件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的作品。画面简洁而富视觉冲击力,青年农民手扶铁锹,昂首站在春潮涌动的旷野上。作品以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和无尽的创造力,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缩影。谈及这件作品,詹建俊深有体会:“‘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说起来是很概念性的一句话,但对我来说是具体的,就是不断地在生活里发掘滋养艺术的源泉”,“我这件作品画的是农民,实际上是要通过农村的改革反映整个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思想观念上的解放”。

      在《太行铁壁》中,作者把彭德怀的一只手放在老乡的肩膀上。皆因为当地百姓对彭德怀的怀念之情让画家感动。杨力舟说,黄崖洞的岩石点燃了我们创作的火花,但是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来自人民和生活。

    正视争鸣:淘洗好作品、发现好苗子

      2019年,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揭晓的第三届中国美术奖引发的关注令人印象深刻:评奖名额较上届大幅缩减,仅有40个名额,评委仍宁缺毋滥,只评出37件获奖作品;雕塑作品时隔30年再次获得金奖;历届保持金奖稳固地位的油画品类则首次无缘金奖……

      透过舆论热议的表象,关注“中国美术奖”,更需要回归展览与评奖的初心。参加全国美展的画家们始终都需要面对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画这个,而不是画那个?为什么这样画,而不是那样画?同样面临挑战的,还有组织者和评审专家:一方面,组织者总是在通过各种办法乃至新的技术手段,不断优化评奖程序,确保评奖公平公正;另一方面,评审者也压力满满,经过一轮轮投票筛选等严格程序选出的作品,不仅要面临大众的评价,更需要经受历史的检验。

      历史上,全国美展在评选中也曾出现金银铜奖的空缺;在推出大批精品、留下经典的同时,也有获奖的作品从此沉寂;而围绕全国美展和评奖结果的各种讨论、争鸣,更是从来没有停止过。

      正因为正视了艺术创作中的争鸣,全国美展和评奖才能充分发挥把脉艺术发展、推动精品创作、发掘青年人才的独特作用,并带动自身不断发展和提升。甚至可以说,围绕艺术的讨论和争鸣,已然成为全国美展和评奖工作的重要部分。因为有了对精品的不断审视、淘洗和淬炼,最终才能为历史留下真正的时代经典。

      从“美”的展到“美”的奖,虽然以“美”为名,全国美展和评奖从来不是“完美”的。它的目的也从来不是以此判定哪些作者的艺术水平已经“登峰造极”,或者为哪些作品贴上“天价”的标签。早在1955年,第二届全国美展选集的序言中就有这样的表述:全国美展既要呈现美术发展中的新面貌,也需指出“还很不够”的地方;既发现其中“很好的萌芽”,又“认真帮助这种萌芽的继续发展”。

      对于真正的艺术家而言,更不会把获奖视为艺术追求的止步。在谈到《潮》这件金奖作品时,詹建俊曾说:“目前来说没觉得哪一件作品挺不错了,通常在创作过程中挺有热情,也挺有希望,等到画完总还觉着这还差点,那还差点。”而这距离他第一次参加全国美展已经将近30年。

      20岁的靳尚谊,23岁的方增先,24岁的杨之光、侯一民、全山石、詹建俊,25岁的周昌谷……这些艺术大家,都曾作为初出茅庐的年轻面孔,带着全新之作亮相全国美展——“发现好苗子”,为他们的成长铺垫坚实的路砖,不仅是全国美展的初心担当,也成为历届展览和评奖中最被期待的部分。

      2023年5月,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甫一开展,便引来观展热潮,3个月时间吸引40多万观众走进展厅。中央圆厅里“致敬经典”部分尤为热门,每件作品前都簇拥着细细品读的人群。可以想见,人们几乎不会说起哪件作品曾在全国美展展出、是否获得过金奖。此时,留下的作品已说明一切。

      不久后,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优秀之作将再次汇集中国美术馆,新的中国美术奖也势必再次受到聚焦。围绕“奖”的故事还会继续,而如何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美术作品奉献给人民,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经典,更加令人期待。

      (作者:朱永安,系中国美术馆馆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