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

    守护艺术瑰宝 增强文化自信

    ——山西加强云冈石窟保护的实践与启示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9日 05版)

        云冈石窟全景 云冈研究院供图

        云冈研究院工作人员对北魏漆棺进行保护修复。云冈研究院供图

        云冈研究院工作人员为研学学生讲解古字画修复流程。云冈研究院供图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云冈石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这番记载可谓恰如其分。

      巍巍武州山,悠悠十里河。盛夏时节,漫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每一个脚步都仿佛在穿越时空。伟岸巍峨、器宇轩昂的大佛,那永恒的微笑或慈祥喜悦,或庄严睿智。浮雕和壁画色彩斑斓、栩栩如生,飞天在石壁上翩翩起舞,似乎下一刻就要飘然而出……

      游人熙熙攘攘,有的在佛像前拍照“打卡”,错位与大佛“击掌”,神采飞扬;有的神情庄重,似乎在用心聆听千年前的刀刻斧凿之声,感受匠人和信众的虔诚与信仰。气象万千、美轮美奂的云冈石窟,是珍藏文明、传承文化的殿堂,也是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史书!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日前,光明日报调研组走进大同,实地探访云冈石窟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现状,触摸云冈学蓬勃发展的强劲脉搏,体悟云冈人守护这一民族艺术瑰宝的付出与收获。

    与时间赛跑,留存凝固的艺术

      近15米高的洞窟里,架起7层脚手架。头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员有的拿毛刷,有的拿注射器,还有的手持超声波测试仪,正在对石窟内的细微病害进行“诊治”。

      调研组所处的云冈石窟第六窟,雕饰精美、瑰玮绮丽,被誉为“云冈第一伟观”,也是云冈石窟保存最完好的洞窟。然而,这朵世界雕刻艺术史上的奇葩,也难抵岁月的侵蚀。

      保护文物,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云冈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孙波告诉调研组,此次对洞窟的日常保养修复已历时近3个月,发现的病害数量有800多处,均为粉尘污染、盐害、起翘、裂隙、空腔等常规问题。而一处病害从确定、制图到修复方案的选择、操作、验收,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作。“有时哪怕一厘米的病害,也得用一周时间才能修复,要花上一番‘绣花功夫’。”

      云冈造像多基于砂岩雕琢,千百年来在风侵雨蚀和人为破坏下,已进入“老年”状态。2015年以来,云冈研究院每年都会选择关闭一到两个洞窟进行日常保养修复。孙波表示:“修复并不是让文物恢复如新,而是让其恢复原来的稳定性,延缓风化速度,让文物‘祛病延年’。”

      1993年,当时还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杭侃,第一次来到心驰神往的云冈石窟。来到现场,他却“看到石窟表面披着一层厚厚的煤灰,明显感受到拉煤卡车经过时引发的震动……”如今,杭侃已经成为云冈研究院院长。尘土飞扬的运煤道路早已改道,石窟的周边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

      云冈石窟保护工程自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进行。半个多世纪以来,“3年保护工程”“八五保护维修工程”“109国道云冈段改线工程”“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云冈石窟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五华洞窟檐建设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保护工程先后实施,云冈石窟的面貌焕然一新。

      2022年,随着第3窟维修工程结束,云冈石窟的危岩体加固工程已全部完成。“好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现在难解决的是风化、冻融、渗水等问题。”杭侃坦言,“现在的保护工作压力不是轻了,而是更大了。”

      当前,云冈石窟从本体保护转向预防性保护、精细化维护。而数字化手段的应用,正给这座千年石窟插上青春的翅膀。

      王家鑫是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是一名地道的“扫窟人”。工作6年来,他和年轻的同事们将一座座雕塑、一幅幅壁画“扫”进了数字世界。“洞窟空间大,高浮雕结构复杂,细节千变万化,这意味着石窟的文物测绘难以通过传统手段进行精确记录。”王家鑫告诉调研组,他们通过二维影像数据、三维立体数据并结合高精度测绘设备,对洞窟数据进行毫米级测量,为石窟建立数字档案,希望早一天让云冈文物在数字世界里实现“永生”。

      据了解,一座十二三米高的洞窟,工作人员扫一遍下来,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光照片就有20多万张,再加上激光扫描的数据,一个洞窟的数据量就有40多TB(万亿字节)。2021年,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建成,每秒234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助力将云冈石窟留给下一个千年。目前,云冈石窟数字档案已经完成总量的三分之二,计划2030年前全部完成。

    同历史相遇,领略文化的不朽魅力

      不久前,一场名为“北魏风云·云冈石窟——世界遗产与文物科技保护”的研学活动在云冈研究院开营。21位来自北大附中国际部的高中生化身“世界遗产审核官”,以项目式探究的方式认识云冈石窟的价值,探讨遗产保护与研究之路。

      “通过专家老师的讲解,我意识到每个佛像都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和内涵。从几十年前的黑白老照片到现在的电子档案、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研究课题,都让大家对云冈石窟的保护和研究有了新的认识。”这是参加研学的杨哲贤同学的分享。活动中,有的同学对文物修复和石窟艺术兴趣浓厚,有的同学钻研起“犍陀罗对云冈的影响”,还有热爱化学的同学进行实验室体验……

      云冈研究院研学基地负责人文莉莉向调研组介绍,研学基地开发了北魏历史、石窟艺术、平城考古、佛教故事、开凿工匠等7个主题课程,过去一年共接待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近万名学员。“研学者还可以体验拓印瓦当、修复文物、佛像雕刻、木构搭建等,在一看一听一学一试间,让文化研学与旅游市场接轨,领略云冈文化的不朽魅力。”

      如今,云冈文化日益“出圈”,天南海北的游客来到云冈,从“逛一圈”到“游一天”,带火了当地旅游市场。2023年,景区全年接待游客量达303万人次,比2019年的198万人次增长了53%。今年春节、五一、端午等节假日,景区游客人数连连创下新高。云冈石窟还利用3D打印、VR技术完成多个窟室的原比例复制和虚拟展示,一尊尊精美绝伦的佛开启了“行走”之旅。

      今年5月,“图书馆里的云冈石窟——云冈经典艺术与文献展”在山西大学开展。本次展览的展品之一,是云冈石窟第20窟佛头六分之一大小的3D打印复制品。该复制品基于毫米级精度三维数据打印制作,材质为可降解的PLA树脂,表面喷涂砂岩质感喷漆,以求最大程度还原真实文物信息。展览还融入书法临摹、壁画复制等研学活动,让同学们在了解文化遗产的同时,深度体验传统文化,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

      煤场遗存菜窖改造的休闲场馆,废弃水泥管道建造的蜗牛公寓,腌菜缸和水瓮搭建起的“宝塔”,废弃混凝土弃块拼接成的景观墙……“真不敢想象,这些精美奇特的艺术景观,都是用各种废弃物改造而成的。”第三次到云冈石窟参观的北京建筑师张波,游览了云冈石窟景区新建成的东山菩提艺术区后不禁感叹,“这里简直就是艺术狂想!”

      调研组了解到,大同市曾对云冈石窟景区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综合整治,景区面积扩大近十倍,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云冈景区内的东山,曾是一个荒废的村庄和垃圾堆放点,经治理后形成一片600亩的空旷地。云冈人开创了利用固体废物营造景区景观的新思路,将历史见证与城市文明发展记忆融合在一起。

      云冈石窟所在的云冈峪,是连接山西与内蒙古的古道,也是北魏平城时代丝绸之路的前端驿站。沿线保存的石窟、古堡、烽燧、窑址等文化遗存,再加上煤矿、铁路等工业文明形态以及连续成线的古村落,构成了一条历史文化旅游带,成为在全国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长廊。

      “云冈历史文化长廊是大同文化的根脉,从北魏的马嘶驼铃、梵音交流中来,在岁月长河里又融合串联起属于武州川的文化珍珠。”大同市云冈区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通过创新大景区建设理念,适应游客不断变化、注重个性发展的需求,推动云冈历史文化长廊景区逐步成为山西旅游北线的核心区。

    促学术成长,推动云冈学蓬勃发展

      调研组走进云冈研究院历史与民族融合研究中心主任王雁卿的办公室,只见不大的房间里,堆放着有关云冈石窟研究的各类书籍。王雁卿小心翼翼地捧出四卷本的《云冈石窟窟前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报告去年12月出版,共有60万字,图版展示约3600幅,线描图约2200张,拓片约560幅……”

      “考古报告是云冈学的基础材料。田野考古区域将会回填,文物也会归库,加上洞窟高大、雕刻细腻、题记稀少,对于其他研究人员来说实地考察也难明究竟。所以考古报告是研究云冈的基础材料,极其重要。”王雁卿向调研组强调。

      回顾一百余年的云冈研究,从蓦然发现到声名远扬,石窟寺考古始终是支撑云冈学的栋梁。近几年,云冈研究院所属各部门倾力配合,对1992~1993年窟前遗址的考古发掘进行考古资料整理和报告撰写,奋战数年,汇集成这部凝结着三代人心血的考古发掘报告。这是云冈石窟田野考古的又一部完整报告,有助于认识不同时期云冈窟前的窟檐建筑形制、建造工程、景观现象、生活状况以及各民族交融状况等,对于云冈学研究具有多方启迪意义。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云冈区武州山南麓、武州川(今十里河)北岸,东西绵延约一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4个,各类佛教人物造像59000余尊。云冈石窟是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第一次大规模兴造的皇家石窟寺,其造像制式被考古学家宿白先生称为“云冈模式”,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云冈石窟也是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的典范,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在此交相辉映。

      近年来,山西建立专门研究机构,云冈学学科概念逐渐清晰。2020年9月9日,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和云冈文化生态研究院揭牌;10月30日,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成立。2021年2月19日,山西省组建云冈研究院,一体推进云冈石窟保护和云冈学研究。一个崭新的学科——云冈学,就此正式推出。

      “‘云冈学’的核心内容,当然是对云冈石窟本体的保护研究,但云冈石窟的影响则不仅仅是一个云冈的问题,它是多元文化的结晶,也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杭侃介绍,云冈学是以云冈石窟现有文物为依托,集宗教、考古、建筑、历史、艺术等诸多学科在内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近年来,云冈学人不断以学术研究支撑文化自信,深挖一座座洞窟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努力讲好云冈故事。

      云冈舞是云冈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薄纱轻盈,舞姿翩跹,再现“戎华兼采,鲜卑当歌”的北魏风华。在第六届山西文博会会场,山西大同大学舞蹈系学生表演的《云冈六臂神舞》,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参与这项舞蹈创作的,有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李莉。近年来,她和团队创作了《云冈长袖飞天舞》《云冈六臂神舞》《云冈束腰鼓舞》等云冈系列舞蹈,让石雕上静默无言的乐舞变得动感十足。李莉还主持完成多项云冈舞研究项目,编著出版的《云冈舞基础教程》填补了云冈舞规范教材的空白。

      多少次走进洞窟观摩造像,多少个日夜埋头故纸堆中,让云冈学像敦煌学一样成为国际知名的学术高地,这是云冈学人共同的心愿。

      夕阳西下,调研组一行来到了云冈石窟景区昙曜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昙曜和尚的全身塑像,这位主持营造云冈石窟的先驱,目光深邃,神情睿智,瘦骨清颜,风尘仆仆。

      当年,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万里长城、云冈的丈八佛像,“才是耸立于风沙中的大建筑”,“坚固而伟大”。岁月不语,惟石能言。如今的云冈石窟,已经成为一张承载历史之深沉的文化名片,一座承载全世界赞誉的国之瑰宝。

    山西加强云冈石窟保护的经验启示

      云冈石窟镌刻着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多年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考察云冈石窟以来,山西省不断加强云冈石窟保护力度,积极探索云冈石窟活化利用路径,深入挖掘云冈石窟丰富内涵,推动构建石窟文物保护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的创新体系,云冈石窟实现了高水平保护,云冈学研究取得高质量成果。

      坚定不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保护修复的科学化水平。云冈石窟坚持一以贯之的严格保护,形成了完善的技术体系和养护标准,建立了预防性和抢救性并重的科学保护体系,走上了一条预防性、综合性保护云冈石窟的科学之路,实现了世界文化遗产变化可监控、风险可预知、险情可预报、保护可提前的可持续保护目标。现在,昔日“小云冈”实现了华丽转身,已经成为“大云冈”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带,生动呈现历史上北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风貌。

      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走出去,探索数字化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之路。云冈研究院适时推进高精度数字化保护工程,深度探索世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治理途径,实现了石窟文物资料信息的永久保存,为后续石窟修复、科研和展示积累了丰富的数字档案,让世界文化遗产成功飞上“云端”,让云冈石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既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增强了域外民众对云冈历史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基础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释水平。云冈研究院等相关部门通过组建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中心,大力加强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同时,广泛开展北魏民族学、云冈图像学、丝路文化与民族融合等主题研究,深层探讨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揭示了云冈文化脉络谱系的发展轨迹,为世人走进云冈、认知云冈、研究云冈留下大量经典资料,提升了石窟的保护利用水平,增强了云冈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持续推进云冈学建设进程,进一步完善云冈学研究体系。山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围绕保护、研究、弘扬三大方向持续发力,初步形成了以云冈石窟等代表性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以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为研究目标,以区域社会历史文化为研究特色,以多元化、综合性研究为切入视角,以弘扬云冈文化为最终诉求的云冈学体系。这一体系广泛涵盖了云冈学理论、云冈考古学、云冈石窟史、云冈史学、云冈造像学、云冈建筑学、佛教传播史、“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史、北魏时期城市与寺院研究等诸多研究方向,相关学术成果不断涌现。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忠堂,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副教授崔瑾,光明日报记者杨珏、李建斌、靳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