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16版:文艺评论周刊·舞台艺术    上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用杂技讲故事成就杂技剧

    作者:边发吉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7日 16版)

      【舞台艺术众家议】

      过去有人说,杂技就是“以人架物”,完成常人所不能的高难度动作。我想,现在这种说法已经被颠覆了。今天的杂技不但重技巧、有情节,还能完整地表达一个故事,这是杂技发展的一个大飞跃。中国杂技形成了以杂技艺术为核心,融合其他姊妹艺术,富有层次感的新型综合艺术模式,走出了一条有文化积淀、彰显美的特色道路。

      杂技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门以人体特技异能为中心的表演艺术,用超越常人的技艺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激情。在中国,杂技历史悠久,对它有据可考的记载已经可以追溯到3600年前。可以说,人类在诞生之初就与杂技密切相连——远古人类的攀爬、翻腾、鱼跃、跳跃,这些动作不仅是人类本能的表现,也是杂技艺术的源头。

      中国杂技从“撂地儿”演出到今天的“一朵花五个花瓣”——空中节目、地上节目、魔术、滑稽、驯兽都属于杂技这朵艺术奇葩的范畴,这项古老技艺始终生生不息,仍然在继续向前发展。特别是在地上节目领域,中国杂技演员以高超、精巧的技艺多次获得世界杂技领域的最高奖项,在国际上一直保持着“世界杂技金奖库”的美誉。我国定期举办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与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法国巴黎“明日与未来”国际马戏节齐名,是国际马戏界公认的世界三大杂技赛场之一,不仅提升了中国杂技艺术的国际地位,还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杂技艺术的发展。

      作为一门肢体艺术,杂技不受语言限制,深受全世界观众喜爱。中国杂技人不畏艰难险阻、坚忍不拔、勇攀高峰、真诚踏实,用一次次的生命相托铸就着舞台上的辉煌,正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体现。可以说杂技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绝佳表现形式。我仍然记得将近30年前,跟团在德国演出时那种盛大的场景,现场观众无比激动,到处都是欢呼声、呐喊声。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中国杂技的惊、奇、险让世界赞叹,打开了外国观众的兴趣大门,那么如何才能让这种兴趣变为生动的形象更长久地留在观众心中?我想,对于杂技这门艺术来说,要发展下去、被人记住,除了有意境、有意味,还必须有故事的情节、有文化的底蕴。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越来越多的杂技创作者开始在杂技节目中融入文化内涵、故事情节。1998年在创作主题杂技晚会《中华魂》时,我们就尝试以篇章的形式赋予杂技节目主题。比如,晚会开篇追溯洪荒世界,让两个柔术演员在一个透明材质的球中表演,在“砰砰砰”的心脏搏动声中,寓意人类胚胎的球从高处一点点落下,就在“啪”地落地的一刻,球中的两个人在魔术手法下消失不见。我们用这样的杂技表演向观众演绎人类生命的诞生,同时也是中国杂技诞生的意象。晚会中,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包括人体平衡、柔术、空中飞人、器械技巧等精彩的杂技表演,还可以看到杂技与兵马俑、长城等文化符号的结合,领略中国独特的文化之美,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在当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过去有人说,杂技就是“以人架物”,完成常人所不能的高难度动作。我想,现在这种说法已经被颠覆了。今天的杂技不但重技巧、有情节,还能完整地表达一个故事,这是杂技发展的一个大飞跃。以杂技形式演绎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能够带来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如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她的爱国壮举以戏曲、电视、电影以及动画片等形式不断上演,人们早已烂熟于心。杂技剧《花木兰》巧妙地将杂技与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变脸、中国功夫、皮影、舞蹈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不仅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提高了故事的表现力和观赏性。在杂技的演绎下,那些家喻户晓的故事情节令观众目不暇接,直呼“过瘾”。这部作品一度创造了中国杂技民族题材剧目在海外商业性连续演出场次的最高纪录,海外观众记住的不仅是某一个动作、场景,更是花木兰这个中国人物形象。

      杂技之所以能做到好听、好看、好玩,就是因为它始终是开放、包容的。比如杂技节目《俏花旦——抖空竹》就融合了戏曲的艺术符号,通过京剧的服饰、音乐、动作和身段,展现出国粹的夸张和典雅;其中“跑肩二节接空竹”“四层叠罗汉尖子后翻落地二节接空竹”等动作技巧组合,通过巧妙设计,在惊险高难中又不失轻松愉快。杂技要实现不断突破,必须秉持开放与包容的态度。在当下,我们离不开音乐,离不开舞美,甚至离不开3D、全息影像等时下最新的技术。杂技以开拓的精神,永远欢迎其他艺术门类“传经送宝”。

      近些年,《战上海》《先声》《天山雪》《我们的美好生活》《槐树爷爷》等一批优秀的杂技剧作品也让杂技实现了破圈传播。这些作品既有红色革命题材,也有现实题材,它们以小切口见证大时代,广泛运用全媒体技术让杂技舞台多彩炫酷,为古老杂技融入现代审美和流行文化元素,不少走进剧场的年轻人都忍不住感叹:“原来杂技还可以这样好看!”

      从单一的杂耍竞技表现模式到融合多种艺术门类;由简单的技巧展示到依据剧情来重新设计节目,使杂技技巧自然而准确地融入戏剧叙事中,中国杂技形成了以杂技艺术为核心,融合其他姊妹艺术,富有层次感的新型综合艺术模式,走出了一条有文化积淀、彰显美的特色道路。

      只有落后的创作者,没有落后的受众。艺术的活力在创新,发展在创新,其形式从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符合艺术内在规律,符合大家的审美,就是高品位的艺术。杂技剧从一个新的方向让杂技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世纪焕发出动人光彩,这条路上“技”始终是核心,在这个前提下,只要是能够推动中国杂技的发展创新,我们都应该欢迎。

      (作者:边发吉,系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 本报记者李笑萌、本报通讯员牛卓然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