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文化类纪录片《“字”从遇见你》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风格,每集只有五分钟的篇幅,结合孕育汉字的古人生活场景,讲述汉字的造型来源及发展流变,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
该节目紧扣文字本体展开叙事。《“字”从遇见你》一开始就抓住了困扰现代人的一个痛点——网络时代,使用键盘的场景多、手写的场景少,很多人提笔忘字,提出“那字怎么写来着”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然后从发明及运用文字的特定情境及内涵入手,阐释中国文字作为思想载体的文化内质。节目第二季从“自我”系列开篇,以全新跳脱的方式“遇见”了与“自我”关联紧密的“友”“齿”“自”“口”“面”五个汉字。之后,又以“山河”为主题,从“田”“明”“山”“川”“星”五字的讲解中让我们重新“遇见”那些我们习以为常,但又少有关注的环境。接着,又以“生活”为主题,用“网”“印”“朋”“匕”“飨”五个字将历史的“冷”知识,精心“烹制”为一道道老少咸宜、滋味丰富的文化“大餐”。
从甲骨文、金文到简体字,汉字的形态和内涵在不断地演变发展。这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进步,也展示了汉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强大生命力。《“字”从遇见你》从字出发,以灵动的画面与对话感极强的解说配音,生动展现汉字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词汇、成语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比如,关于“友”这一文字,创作者并不急于讲这个字,而是从组成“友”字的“手”的象形含义开始,不仅把“手”字的进化讲明白了,还把中国人对于“友”这个字“同向同行”的认知和理解讲得透彻生动,做到了视听元素丰富,叙事编排巧妙,解说轻松幽默,金句段子频出。
《“字”从遇见你》之所以能这样吸引人,在于创作者不断地探索属于这个时代的新表达方式。首先,五分钟的时长契合习惯碎片化阅读的受众的观赏需求,这当然提高了创作难度。创作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使用丰富多样的镜头画面梳理,阐释清楚了一个汉字的前世今生,看似跳脱却又张弛有度、看似凌乱却又逻辑严谨。其次,《“字”从遇见你》对比较艰涩的文字的文化内涵进行解释时“举重若轻”,将黏土动画、数字特效等视觉特效和轻松诙谐的配音解说相融合,打破了不同受众的次元壁,做到了老少咸宜,中外共“飨”。最后,《“字”从遇见你》的“遇见”二字用得尤为精妙。“遇见”总会给人以期待和惊喜。当观众在纪录片中遇见文字,遇见文化,遇见美,对汉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对汉字的创造性运用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字”从遇见你》坚守文化之美、坚持创造之美,不仅是对汉字文化的深情致敬,更是对现代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一次有力呼唤,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知和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视角,为短视频时代文化传播树立了典范,为从业者和创作者思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及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路径及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刘扬,系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