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在博物馆读懂一座城

    ——江苏南京着力打造博物馆之城

    作者:本报记者 李健 苏雁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6日 05版)

        7月7日,家长陪伴孩子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参观。新华社发

        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供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7月5日,第二十二届南京“文博之夏”系列活动开启。围绕“在博物馆长大”这一主题,南京市推出了108项精彩活动,涉及展览、社教活动及研学、夏令营等内容,让更多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体验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总书记在听完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代表讲述后表示,“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六朝古都,还有后面的明代、清代,东西还是很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在明孝陵博物馆穿汉服做花灯,在云锦博物馆看大花楼织机织出“寸锦寸金”,在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照一照”24面不同朝代的龙纹镜……截至目前,南京市备案博物馆数量达80座,其中国家等级博物馆15座。南京正在积极有序推进博物馆建设,构建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博物馆集群,努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博物馆之城”。

    1.保护为先,传承城市文脉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曾经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因此被誉为“六朝古都”。六朝文化奠定了南京在中华文明史中的地位,“六朝”也成为南京的象征之一。

      站在六朝博物馆三楼的大落地窗前,可远眺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这道亮丽的风景线,让这里成为六朝博物馆的网红打卡地。

      六朝博物馆的由来,还得从十几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说起。

      2007年5月,原汉府街长途汽车站地块开发前,南京市博物馆考古工作队进驻工地勘探,发现了一段南北向夯土包砖墙及外侧壕沟。此次考古发现,对于确定六朝建康宫城布局、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经鉴定,这段城墙是六朝时期建康宫城的东墙遗址。2008年12月15日,专家们向南京市政府建议,在汉府街六朝考古遗址内设立“六朝建康都城考古展示中心”,南京市研究决定进行原址保护和展示,2014年8月11日,六朝博物馆对外开放。

      遗址保护并非一劳永逸,而需久久为功。“开馆以来,六朝博物馆成立了遗址保护工作小组。工作人员不定期登上遗址区,进行湿度记录、除菌除虫作业、照明检查等。”六朝博物馆综合业务部主任张蕾告诉记者。

      如今,走进六朝博物馆地下一层展厅,观众可以近距离观赏埋藏地下千年之久的六朝建康城遗址和六朝出土文物,领略“六朝古都”风华。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烟雨迷蒙的午后,记者来到甘熙宅第,细观精致的门窗雕花,闲听疏雨打梧桐,踏过沧桑的石门坎,穿过一进进穿堂,仿佛穿越了历史。

      甘熙宅第是南京现存面积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市明清建筑三大景观。如今这里是南京市属唯一保护、研究、展示、传承南京非遗和民俗的“双博馆”。

      从曾经的老旧院落到焕然一新的文保建筑,甘熙宅第的蝶变是南京加强文物保护、传承江南文脉的一个缩影。

      1982年,南京市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位于南捕厅至大板巷之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经过几轮修缮及环境整治,一座座承载岁月沧桑的古宅院获得新生。

      甘熙是晚清南京著名金石家、藏书家,他的《白下琐言》记述了清朝江南重镇江宁(今南京)的自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趣闻逸事,是研究清朝江南城市风貌的重要参考资料。甘家的藏书楼——津逮楼,因在地方著述和搜集乡邦文献方面的贡献而被列为“世界文学之都地标”,赓续着南京的历史文脉。

      近年来,南京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让一处处文化遗存、一座座历史古建“化身”博物馆,以开放包容的形式让城市文脉得以延续,让城市文化基因得以传承。

    2.活化利用,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南京明城墙,全长35.267公里,现存25.091公里。南京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京城城墙,见证了南京历史的变迁与沧桑。走进中华门瓮城东侧的南京城墙博物馆,展厅中一面以阵列形式呈现的城砖墙,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是对明城砖的质量要求。如何保障城砖的烧制质量,杜绝粗制滥造呢?城砖上的铭文揭示了秘密——

      “你看,城砖上刻制府、州、县、总甲、甲首、小甲、制砖人夫、窑匠等多级责任人名单。”南京城墙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肖瓛指着一块城砖向记者介绍,明朝使用“精确到人”的“物勒工名”制度,有效加强了制砖工序的管理和监督,以此对参建南京城墙的百万之众实施有效的管理,确保南京城墙的城砖质量和数量。

      暑期到来,城墙博物馆推出了系列研学课程。其中,《城砖的诞生》课程以城墙博物馆里的城砖制造为出发点,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师授课及动手实践,向学生介绍南京城墙城砖的制作方法、步骤,使其了解“物勒工名”责任制的作用。

      “为营造更大格局的城墙文化氛围,我们将以南京城墙博物馆为核心,沿南京城墙全线规划建设明故宫遗址考古博物馆、东水关秦淮河水利展示馆、石头城遗址博物馆等主题多样、形式多样的城墙专题展示馆。”肖瓛介绍,要让博物馆真正走进人民生活中,让“明城墙”变“民城墙”。

      “我的家乡在南京,六朝古都是金陵。城中处处是美景,人文荟萃扬美名。”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梨园雅韵”书场,一曲南京白局引来台下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让人仿佛置身老城南。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白局是用南京方言说唱的古老艺术,曲种众多,唱腔丰富。一位观众感慨地说:“南京白局的表演重现了传统文化之美,余音绕梁,其韵悠长。”

      来到南捕厅19号二进的“南京非遗鉴赏”展厅,轻点大屏幕,可以通过图文和音视频等方式了解277项非遗项目。在南京剪纸、秦淮灯彩、南京云锦、南京绒花等23个南京特色非遗项目工作室,人们可以与非遗传承人零距离交流,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

      “博物馆充分利用‘文物+非遗’资源,带领驻馆的20多位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结合传统节日、红色文化、长江文化等主题精心设计博物馆研学教学课程,为青少年感知南京非遗魅力打开一扇窗。”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刘媛之介绍,馆内近6年举办了50多个非遗展览,线下观众达100多万人次,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看展览·学非遗”活动被评为2024全国非遗传播活动创新案例。

      2023年,南京的博物馆共接待观众4000万人次,举办主题展览227个、社教活动6038场。博物馆成为南京的一张城市名片,记录着南京的历史记忆,讲述着新的时代故事。

    3.机制创新,让博物馆百花齐放

      《只此中国色·青》特展正在六朝博物馆里展出,展厅中一件元青花梅瓶前围拢了许多观众。只见梅瓶器身满绘青花图案,腹部主体绘“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画面之中点缀以松树、竹叶、梅花、芭蕉、山石等纹饰。

      “这件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国宝,无论造型、釉色、纹饰及烧造工艺各方面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体现了景德镇制瓷工匠高超绝伦的技术,代表了元代青花瓷器最高艺术成就。”张蕾告诉记者,此次展出的180余件文物中,有39件展品来自南京市博物馆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而这正得益于南京市博物总馆的机制创新。

      为提高藏品利用率,南京市博物总馆结合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设计搭建总馆文物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七馆一所“藏品信息融合平台”。“各分支机构人员可在系统内查阅馆藏文物信息,进行展览设计及调用申请。总馆也可以根据观众需求和场馆需要进行藏品资源调配。”南京市博物总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在一定范围内打破了各博物馆间文物藏品流动壁垒,做到文物管理权与展示权分开,使观众和场馆都能得到相应服务。

      为“集中资源办大事”,南京市博物总馆以“项目化”运作模式,加强馆所之间的横向合作,推动建立内部展陈、科研、管理交流协同机制。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渡江胜利纪念馆整体修缮改造工程中,总馆从各分支机构抽调人员20余名,注重老中青、高中初级专业人员合理搭配,组建成立项目专班和运维专班,并同步提档升级基本陈列,推出《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共产党南京历史展览》《天翻地覆慨而慷——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展》两个红色主题常设展,成为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青少年开展“四史”教育的重要阵地。

      自2014年成立以来,南京市博物总馆充分发挥市属文博场馆及文物藏品的作用,实现藏品打通、人才打通、管理打通和服务打通,逐步在全市形成统一、规范的博物馆管理和服务体制,在文物藏品、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产生集约化效应,实现藏品管理稳步提升、陈列展览推陈出新、社教活动日益丰富、学术研究成效显现、产业合作有序起步、信息化建设高效推进、社会效益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在江宁织造博物馆品读《红楼梦》,在梅园新村纪念馆领略伟人风范,在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欣赏园林之趣,在中国科举博物馆感受“天下文枢”……一批特色鲜明、百花齐放的博物馆扮靓了南京的公共文化空间,彰显出南京的城市文化魅力。

      (本报记者 李健 苏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