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3日 星期六

    推动民和村美 赋能城乡发展

    ——重庆武隆探索基层治理模式创新

    作者:本报记者 李 宏 张国圣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3日 05版)

        武隆区芙蓉街道推行积分制管理,居民兑换物品后进行登记。代娟摄/光明图片

        暑期到了,武隆区江口镇社区志愿者为孩子们服务。代娟摄/光明图片

        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在武隆区沧沟乡举行。资料图片

        武隆区沧沟乡沙台铺的三治和院。资料图片

      【民生汇】

      “小彭,我们几家的土地界线都商量好了,请用你们的仪器帮我们记录下来吧。”近日,重庆市武隆区沧沟乡关庙村村民谢玉权高高兴兴地找到沧沟乡司法所负责人彭茂耘,请他为自家土地确权存证。至此,一起多年的土地纠纷矛盾画上了句号。

      武隆地处武陵山与大娄山接合部,80%的乡镇处于大山区、高山区和石山区。过去村民之间时常因为土地、林地边界等问题发生矛盾纠纷。自2021年沧沟乡开始探索“证·核·调”解纷工作法以来,逐步化解了多年积存的土地纠纷问题。这项成本低、效率高的解纷工作法,被中央政法委评为2023年全国“枫桥经验”大会典型案例。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沧沟乡基层治理所取得的成效,正是武隆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一个缩影。”武隆区司法局负责人说,如今,有更多乡镇、街道通过探索适宜自身发展的治理模式,激发了城乡发展的新活力,释放了城乡发展的新动能。

    1.创新源头治理,化解土地纠纷

      沧沟乡沧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明辉至今还记得,几年前,亲兄弟张军和张俊因为涉及林地界线纠纷,一度反目成仇。

      “由于历史原因,村民手中的土地证大多出现遗失、登记错误,或土地面积、界线描述模糊等现象,导致缺少判断依据,加上当时不少是口头协议,谁也说服不了谁。”陈明辉说,在村干部、村里长辈和左邻右舍多次协商见证下,最终成功化解这两户人家的土地纠纷。这件事后,大家都意识到,要解决村民的土地林地矛盾,必须从源头上想办法。

      “经过探索,我们对有纠纷的土地,落实到确权存证、法治审核、调解止争三大环节,形成了一套‘证·核·调’解纷工作法。”陈明辉说,在确权存证方面,通过分类制定土地边界、面积取证固证办法,引入无人机、测量仪等设备,组建“当事人+村+乡镇+主管部门”的取证固证服务队,实现了全过程音视频录制。乡司法所、村委会分别建立乡、村两级土地林地“证据储存”中心,分类保存纸质证据、音视频电子件。在法治审核方面,实行涉土地决策“会审”、合同签订“精审”、合同履行“跟审”,重点审查土地流转主体资格、土地用途、经营能力、风险担保等事项,防范合同履行不平等、不合法风险。

      “这项工作法实质上是一种纠纷预防机制。”彭茂耘说,无论是流转土地、置换土地,还是“换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工作法都十分奏效。

      炎炎夏日,走进沧沟乡的关庙村,这里田地平整,沟渠畅通,蔬菜、瓜果长势喜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以前,这片坡地田间道路狭窄,坡度大、地块分散,利用率不高。驻村工作队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后,将土地重新整合划分。”陈明辉说,为保证农户公平享有应得的土地,我们确定了改造前各块土地的面积和权属,并召集涉及的农户进行了签字确认。

      到了分地确认阶段,有农户却有了意见,认为自己原有的多块土地变成一整块后,总面积变小了。

      陈明辉拿出农户签字确认的摄影证据、文书原件,将之前的面积和分配后的面积进行比对,并向村民解释建设高标准农田后土地总面积会变少一点,但地块占总面积的比例不变,村民心服口服地签了字。

      “用好工作法不仅能化解土地矛盾纠纷,还能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陈明辉说,村里改造缺少资金,在驻村工作队的协助下,重庆兴农担保集团为其担保融资2700万元,一下缓解了建设资金短缺难题,加快了施工进度,整个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全部竣工后,改善了1.44万亩农田,深受村民的欢迎。

      “以前大家是各说各有理,自从有了解纷工作法,村民普遍有了证据意识,凡事不是大吵大闹,而是签字录像,更多用证据说话。全乡成功转变为乡村治理示范乡。”沧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丹说。

      “如今,全区建立了纠纷摸排机制、问题反馈机制、督导考核机制,26个乡镇司法所收集整理涉及土地林地纠纷,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总结经验做法,提高工作法的运用成效。”武隆区司法局负责人介绍,2023年涉土地纠纷较2021年同期下降80%左右。

    2.建好协调化解机制,建设文明乡村

      “全靠你们哟,心头这个坎儿终于过去了。”上午9点,武隆区凤来镇的“赶场龙门阵”工作室刚开门,送坪村五马石组村民夏中莲就来了。看到当天接待群众的凤来镇副镇长王长斌和平安办主任郭明亮是熟人,夏中莲笑呵呵地打起招呼。

      “赶场龙门阵”即赶场天摆的“龙门阵”。每月逢凤来镇赶场日,镇政府班子成员就带领平安办、司法所等办公室人员轮流走进“赶场龙门阵”工作室,敞开大门,为每一位到来的群众沏上一杯茶,耐心接待群众来访,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群众矛盾。能协调解决的当场处理,不能现场答复的,逐字记录后统一归纳梳理,并督促相关部室及时协调解决。

      前些日子,夏中莲得知自己已故丈夫杨仁华的山林中,有人新建了房屋,而自己事前并不知晓,“这个事情总该有个说法”。

      第二天,郭明亮便和该村村干部到现场了解情况。经了解,房屋是该村村民向清怀建的,他将已故村民的林地视为集体用地,才选址在此。

      “法律规定林权证有效期70年不变。”经过依理依法的现场调解,向清怀支付夏中莲2000元用地赔偿,双方和解。夏中莲的烦恼在“龙门阵”中得到顺利解决,乡邻的矛盾就此化解。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凤来镇党委书记蒋俊杰介绍,基层不仅有修房、修路、征地补偿这样的民生大事,还有化解邻里矛盾、协调用水用电的民生小事,这些大事小事都解决在基层,才能更好地建设民乐村美的现代文明乡村。

      武隆是旅游大区,仙女山司法所地处仙女山大景区,该所创新“一中心一机制一做法”,不断深化“枫桥经验”,服务武隆旅游三次创业,维护平安景区建设。近年来,仙女山司法所设立了涉旅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立旅游纠纷调解指挥中心,在各景区统一公示“一庭两所”的联系方式,落实快速调解机制、快诉快裁制度,畅通依法解决矛盾纠纷渠道。全所建立了“一庭两所两队”矛盾纠纷联调联动机制,推行“让一让”调解“四步工作法”,调解成功率达98.5%,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3.因地制宜施策治理,释放城乡发展动能

      基层治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基层治理工作说到底就是做好群众工作。在城市治理中,如何确保每片区域的问题有人管、每个反映的问题有人跟进解决?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网格化把“千条线”织成“一张网”,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网住”了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

      凤山街道是典型的山区街道,辖11个村和7个社区,其中老旧小区、非物业小区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领域,也是影响群众幸福指数的“关键小事”。

      “我们家屋顶水管堵塞,雨水排不出去,麻烦楼栋长找师傅疏通落水管道。”天下着雨,家住凤山街道中山社区建设中路114号的居民张群珍正在楼栋群里反映问题。“谢谢楼栋长及时解决问题,现在已经疏通了。”10分钟未到,问题得到解决,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曾经的“骂声一片”为何变为点赞不断?凤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本涤告诉记者,这得益于中山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红色物业”的工作理念,构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多方联动的红色物业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辖区设立了5个网格党支部、7个党小组,“1+3+N”社区网格力量建设完善并全覆盖,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对于不方便在群里交流的事情,中山社区专门打造“社区议事厅”,推行“楼栋议事”和“居民说事”制度,让群众面对面评议,“主动找事、民主说事、公开评事”,目前已协助群众自主商议问题32个,楼栋民主议事解决问题89个。

      中山社区党支部引领物业公司、业委会、党员团队、社区志愿服务队,组建了4支服务队,联合开展便民服务、卫生清理、隐患排查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

      城乡基层治理中还需要更多地方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白马镇创新实践,全镇以“清单管理+数字赋能”,实时化、零距离服务群众,采取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方式,通过岗位人员巡查、网格员走访等,解决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824件、急难愁盼问题314个。

      江口镇则灵活运用“让一让”调解工作法和心理学技术“三见”(网上见、对面见、心理见)“五步”(降火、立法、树德、讲情、和解)解纷工作法,化解各种矛盾纠纷,通过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的方式,全年共排查矛盾纠纷447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如今,武隆区已选优配强4600余名“1+3+N”网格治理力量,选派1398名村(社区)党组织成员或党员骨干担任网格长,选聘1616名社区工作者、村(居)民代表、楼栋长等担任兼职网格员,选派1025名乡镇(街道)包联干部担任网格指导员,引导水电气讯等专业力量和公安、城管等执法力量到社区报到,8000多名党员下沉网格、参与治理、开展服务。

      (本报记者 李 宏 张国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