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战火重燃:以黎局势为何剑拔弩张

    作者:王晋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03日 12版)

      【国际观察】

      按下葫芦起了瓢——以色列军力财力吃紧、政治外交吃力,最近的战略选择不好做。

      眼下,以军暂停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正是因为以色列和黎巴嫩停火线冲突频发,很可能升级为新的战场。自6月18日以色列宣布批准对黎巴嫩真主党的军事行动方案以来,以黎局势迅速升级。6月29日,黎看守政府总理米卡提表示,“黎巴嫩正处于战争状态”。

      最真实的信号,也许不是以军部队从加沙地带抽调向北,而是各国开始从黎巴嫩撤侨。6月初以来,德国、保加利亚、科威特等国已相继开始撤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呼吁本国公民尽快离开黎巴嫩。23日,美军向地中海东部部署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似已做好随时撤侨的准备。

    战事逼近

      大战将起未起,以黎交火已经日渐密集。

      6月11日,以军打死黎真主党高级指挥官塔勒布·阿卜杜拉。随后,黎真主党向以实施大规模报复行动,包括以北部城市海法等都受到真主党导弹和无人机袭击。

      过去两周,以色列不仅大规模征调预备役部队,暂停了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主力作战部队北上以黎边境,还开始从北部边境区域撤离居民。其背后的判断是,如果无法对真主党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行动,以北部就无法恢复平静。

      6月9日,随着以色列主要反对党国家团结党领导人甘茨的退出,以色列战时内阁宣告解散,由安全内阁接过了战时内阁的决策权。安全内阁应该不如战时内阁强硬?非也!本届安全内阁成员几乎全部来自右翼和极右翼政党,在过去两周的时间里,安全内阁主导的以色列政策明显出现了强硬化倾向。

      接管权力后,以安全内阁多次召开会议,宣布要“继续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同时反击黎巴嫩真主党武装,还决定提高征兵年龄和延长服役期限,将预备役士兵的豁免年龄从40岁提高到41岁,军官的豁免年龄从45岁提高到46岁,医生和空军人员等专业人员的服役年龄从49岁提高至50岁,以扩大兵源数量。

      尽管国际社会采取了一些外交努力,试图控制战火重燃的烈度,但收效甚微。

      在黎巴嫩方面,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黎政府无法有效管控黎巴嫩真主党。黎巴嫩真主党大体上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区域,尤其是在黎巴嫩-以色列停火线区域,几乎都处于黎巴嫩真主党的实际控制下。当前国际社会的外交努力都围绕黎政府展开,比如美国提出黎政府军开进黎以停火线区域,接管黎巴嫩真主党控制区域,减少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的摩擦。除非有外部军事行动的强力介入,否则这样的建议根本无法落实。

      在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之间,也没有有效的沟通机制。双方相互否认对方合法性,以色列将黎真主党视为“恐怖组织”,黎真主党否认以色列的存在。因此,无论是以色列,还是黎巴嫩政府或黎真主党,都无法同对方展开直接沟通和对话。

    “苦主”缠身

      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的交火一直在持续,以高层也一直表示,将会严厉打击真主党,确保北部安全。但黎真主党拥有10多万名武装人员,同时拥有数万枚导弹和无人机,一旦发起攻击,以防空系统难以像应对来自伊朗本土的袭击那样在短时间内作出有效反应。

      在历史上,黎巴嫩真主党长期是以色列的“苦主”。在以色列学术界,更有观点认为是“以色列创造了真主党”。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打击占据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武装,赶走阿拉法特。虽然以色列军事行动十分顺利,法塔赫的武装人员撤到突尼斯,以色列完成了对北部安全形势的极大巩固。但以色列军队随后对黎南部的军事占领引发了当地什叶派群体的强烈不满。

      彼时刚刚经历“伊斯兰革命”的伊朗为摆脱孤立,抓准时机为黎南部的什叶派提供大量援助,助其组织抵抗武装。随后,黎巴嫩真主党宣告成立,并迅速成长为黎巴嫩南部的重要军事力量。

      在随后的20多年里,黎巴嫩真主党坚决抵抗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的驻军,最终迫使以色列放弃在黎巴嫩南部的军事基地,撤回以色列本土。2006年,以色列为打击黎巴嫩真主党,大举兴兵进攻黎巴嫩南部,但最终损失惨重、草草收场。

      真主党这个被美以等国视为“恐怖组织”的力量,为何一直在黎巴嫩有效运行?从黎巴嫩国内看,由于国家实行的是宗教派系基础上的议会总理制度,而真主党是代表黎国内人口比重较大的什叶派的最大政党,左右着黎政策和政府人选,离开真主党的参与、合作,黎政府甚至无法对关键的内外议题作出有效决策。

      同时,经过与以色列长达数十年的作战和在黎南部地区的深耕,黎巴嫩真主党深得人心,其军事实力在伊朗和叙利亚的帮助下也十分强悍,南部复杂的地形也十分有利于其武装抵抗以色列入侵,历史上1982年和2006年的以军事行动结果都是明证。

      在此条件下,黎巴嫩政府既无力也无意管控真主党的行动。

    “抵抗轴心”

      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更多是指道义层面的影响。若以实力影响为标准,以色列更难面对的是中东“抵抗轴心”。这个以伊朗为核心,由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也门胡塞武装和哈马斯构成的“抵抗轴心”是中东地区重要的反以、反美力量。

      以黎巴嫩真主党为例,战略界普遍认为,经过几十年与以军的你来我往,加之伊朗源源不断的军援,黎真主党军事力量强大,且在黎南部经营了几十年,在叙利亚西部也有存在,是以军在边境线上最头痛的敌人之一。

      以军若发起对黎巴嫩真主党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情形将完全不同于其在加沙地带的“压倒式”行动。作为伊朗领导的“抵抗轴心”的重要成员,黎真主党同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叙利亚政府、也门胡塞武装和加沙地带的哈马斯等组织关系十分密切。黎巴嫩真主党高层也同伊朗国内强硬派和伊斯兰革命卫队等强力机构关系密切。

      一旦以色列大规模打击黎真主党,必然会激化地区矛盾,以很可能同中东地区的亲伊朗武装组织爆发全面冲突。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和驻外机构,也可能直接遭到亲伊朗武装的袭击。类似胡塞武装在红海打击美军航母的“名场面”,可能会层出不穷。

      以黎对抗趋势,也牵动着正在进行的伊朗总统大选。当地时间6月29日,大选宣布进入第二轮,原本不被看好的改革派佩泽什基安闯入第二轮,将与强硬派贾利利在7月5日的第二轮投票中一决胜负。尽管从伊朗国内民调看,民众更关注国内经济民生议题,但如果以色列此时大举进攻黎巴嫩,必然促使伊朗国内舆论“强硬化”,进而影响伊朗国内选情的走向,助力保守派、强硬派候选人获得更多的选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战火将燃的当口,中东地区一些原本不承认黎巴嫩真主党合法性的国家,开始改变态度。6月29日,阿拉伯国家联盟宣布不再将黎巴嫩真主党视为恐怖组织。这意味着阿盟成员国可以顺理成章地与其建立联系,并为阿拉伯国家向真主党提供军事或经济支持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开战按钮

      对黎巴嫩的军事行动主动权,可能并不完全掌握在以色列安全内阁手中。

      其一,一旦开启对黎巴嫩的大规模进攻,必将进一步撕裂以色列社会。以军多线作战,也势必导致兵力捉襟见肘。目前以政府已决定提高征兵年龄和延长服役期限,此举公布后迅速激化了以国内矛盾。以国防军的兵源主要来自世俗派犹太人和改革派犹太人,以及以色列德鲁兹派。但作为占以人口十分之一、可提供5万至6万兵力的极端正统派犹太人,却享受着“免兵役”的特殊待遇。以国内主流观点认为,极端正统派犹太人不仅不参军,享受着国家特殊津贴,还凭借强大的社会动员力组建强有力的极右翼政党,左右政府决策,“绑架”了以色列。随着以军下一步可能大规模进攻黎巴嫩,以军征兵问题也必将进一步困扰当局。

      其二,美国的援助和安全承诺,也是影响以色列是否大规模攻击黎巴嫩真主党的关键。在军事层面,以无法单独抵御黎真主党的威胁,肯定需要美军的支持。以色列尽管有较为成熟的防空体系,但是面对来自黎巴嫩真主党的“饱和式攻击”,还是难以确保本土的安全。因此,以色列需要美加大军援,尤其是对防空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和远程打击武器的援助力度。以色列一定还希望美国直接派遣航母编队部署在以周边,帮助拦截黎巴嫩真主党可能的大规模导弹攻势。

      其三,在经济和外交层面,以色列也需要美国的援助。经历了近9个月的巴以冲突,以经济已出现较大危机,青壮年大多进入军队服役,战场消耗极大,以财政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社会福利和公共事务开支受到较大影响。如果开辟同黎巴嫩真主党的第二战场,以迫切需要来自美国的经济支持。大规模入侵黎巴嫩,也必将加剧以在国际社会的孤立状态。以色列需要来自美国的外交支持,尤其是在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等多边平台上为以说话撑腰,避免陷入被动和孤立。

      以此前派出国防部长到访美国,就是希望游说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的进一步行动。只有得到了美国的援助和安全承诺,以色列才会放开手脚,对黎巴嫩真主党“大打出手”。但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首场候选人电视辩论中,拜登和特朗普的聚焦点明显并不在以黎战争上。虽然两位候选人也都谈到了以色列,但更令他们头痛的显然是国内议题。吸引民众眼球的,就更与以黎冲突无关了,只是“能不能自己背球包”的高尔夫话题,还有相互间的人身攻击。

      要指出的是,历史上,即使美国提出反对意见,以色列也照样发动战争的例子屡见不鲜。但离开了美国的支持,以色列单独发动战争的代价较大,也无法承担“持久战”的各种成本,是确定无疑的。

      (作者:王晋,系西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