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地名中的汉字故事

    作者:周文德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30日 05版)
    图1

      地名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人文现象。汉语地名要用汉字书写。在汉字大家族里,地名用字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据学者唐英杰2021年统计,甲骨文中能够确认的地名有706个,其中100多个地名同时又是国名、族名、人名。许慎《说文解字》中所收地名专用字有800多个。地名用字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出门多依赖电子导航,导航得依靠准确的地名用字信息,包括字形、字音,因此,搜集整理与研究地名及其用字是非常重要的民生事项。

    地名用字多专造

      中国的地名汉字非常丰富,且多为专造字。学者金祖孟发现:“中国最古的地名,往往同一字包括专名、通名两部,如‘嵩’字,上半‘山’字为通名,下半‘高’字为专名;‘汾’字,左旁‘水’字为通名,右旁‘分’字为专名;‘郿’字,左旁‘眉’字为专名,右旁‘邑’字为通名。此外,如岐、岢、岱、崤、岷、崞、峄诸山名,汝、江、汶、沁、沂、沅、河、泌、沭、泗、洛、洙、洧、浙、淮、淝、济、淄、渭、湘、汉诸水名,邠、邢、邲、邳、邰、邽、郫、郢、郓、郑诸地域名,都是古代地名。这种古地名的产生,不仅是‘用字命名’,而且是‘造字命名’。”

      专造的地名汉字多属于形声字,形符代表地名的自然实体类别,声符不仅标示地名读音,而且往往暗示这个地名的得名由来;形符可视为通名,作用是区分地名类别,声符可看作专名,作用是标示地名的特征以便确定具体所指。当然,专造的地名字也有个性化的会意字。福州市马尾区马尾镇有上(图1)村、下(图1)村,传说古代有十四个石匠在此山打石为生,十四人同心协力,所以用“十四一心”会意,另加“石”旁造出此字。

    体现选址理念

      地名用字能体现古人的选址理念:喜欢向阳开阔,不爱背阴潮湿。这种理念在先秦就形成了“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的阴阳观。《诗经》中带“阳”字的地名有5个:渭阳、泾阳、首阳、洽之阳、南山之阳,未见带“阴”字的地名。我国第一部地理著作《禹贡》里有带“阳”字的地名“岳阳”“峄阳”“衡阳”“华阳”“岷山之阳”5个,带“阴”字的地名只有“华阴”1个。秦统一前后,带阳、阴字的地名多了起来,如南阳、广阳、山阳、泾阳、济阳、睢阳、耒阳、颍阳、颍阴、汝阴、雕阴、山阴、漯阴等。后世更多,还有成对的,如华阳/华阴、泾阳/泾阴、济阳/济阴、淮阳/淮阴、山阳/山阴、江阳/江阴、河阳/河阴。这些成对的地名并非同时产生,一般是“阴”字地名晚出。这说明,古人的聚落选址首选阳面,当人口增多,阳面有限,才向阴面扩散,就有了带“阴”字的地名。

      地名用字还有地域差异,比如,“坨/沱、湾/塆”字地名,北方多用“坨”字而南方多用“沱”字,反映了北方“择台地而居”与南方“逐水而居”的不同选址理念。在南方地名里,“湾”“塆”作为通名用字代表两种不同的地形地貌与选址理念,“湾”是水流弯曲的地方,“塆”是山沟或山地里的弯形平缓地带。

    铭刻家国情怀

      地名用字往往能铭刻乡愁记忆,体现着原始的集体情感。人们的家国情怀、故土情愫、乡愁记忆等,都与故乡的地名及其用字捆系在一起。家乡的地名,能让游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山西省洪洞县的大槐树镇,得名于当地一棵古老槐树,曾是明朝初年移民集散地、中转站。后来,大槐树成为移民心中的精神寄托和记忆符号,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家族、故土、亲情的象征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近代社会以来,古老地名正在不断消失。有学者统计,明清以降,厦门市消失的老地名达1150个,现存千年老地名只有69个,如县名“同安”始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已有1700多年历史。一个古老地名往往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份乡愁、一份情怀。地名的消失可能让其承载的文脉随之消失,而地名的遗存则可能勾起古代历史残存的记忆。

      例如,“郢”是古地名,楚国首都,故城在今湖北江陵。但湖北带“郢”字的地名寥寥可数,反倒是远在安徽的合肥、滁州、淮南、淮安、阜阳、蚌埠、六安、亳州等地有很多带“郢”字的地名。这是由于公元前278年楚郢都被秦所破,几经辗转迁都至寿春,即今安徽淮南市寿县。公元前223年,秦军又攻破寿春,楚灭。楚人四散,流亡定居之地,都用故都名“郢”为新地命名,以此缅怀与纪念故国。许多古地名承载着故国情怀,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用决议方式确认“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名用字的变化

      地名用字也会发生变化,每次变化背后也都蕴含特定缘由。例如,云南澄江市,本作澂江,1956年改“澂”为“澄”,大概是因为“澂”字太生僻。但现在仍见当地有写作“澂”字的招牌、路牌、广告牌,在地图上、政府官网、政府公文也能见到“澂江”这一写法,“澂江”和“澄江”在当地混用着。为何澂字能顽强地存留?当地流传的说法是,“澂”字拆分后是“山、水、主、文”四个独立的汉字,有山有水有文化,组合起来正好反映了当地背山面水的自然环境和重视人文的美好愿望。所以,至今还有人在为恢复“澂江”这一用字呼吁奔走。可见,民众对地名用字的怀念情愫与执着情感。

      当然,地名用字的更换也有纯粹是为了书写简便的,如青海“亹源”改为“门源”、江西“雩都”改为“于都”、陕西“鄠县”改为“户县”等,尽管没有什么理据,民众得到便利,还是很欢迎的。

      (作者:周文德,系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研究中心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