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北斗授时服务能力获国际认可

    可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者:本报记者 陈海波 通讯员 王玉琢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8日 08版)

      本报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中国计量院首席研究员张爱敏介绍,全球通用的标准时间是协调世界时(UTC),由BIPM负责组织产生、保持与发布。全世界80多家时间频率实验室参与BIPM组织的国际原子时合作,通过基于卫星的时间频率传递技术实现80多家时间频率实验室的400多台原子钟之间高精度比对,经加权平均、频率校准、闰秒调整等操作产生UTC。BIPM每月发布时间公报,公布世界各国保持的标准时间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播放的标准时间相对于UTC的时间偏差。各国时间频率实验室依据时间公报公布的时间偏差调整本地标准时间,保持本地标准时间与UTC一致,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标准时间的统一。

      卫星导航系统是目前覆盖范围最广、使用性价比最高、广泛应用于全球各行各业的授时服务系统,主要包括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中国北斗和欧洲GALILEO等。多年来,BIPM时间公报仅发布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的授时偏差,中国北斗未列其中。也就是说,在过去,全球用户通过美国GPS和俄罗斯GLONASS系统获取的标准时间,经BIPM时间公报可溯源至UTC,而通过中国北斗获取的标准时间,缺乏国际互认的溯源途径,不利于中国北斗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授时服务。

      2017年,中国计量院与BIPM签署相关协议,共同推进北斗时间传递及其应用。中国计量院先后在基于北斗的洲际时间频率比对能力验证、基于北斗的时间频率测量与校准能力和北斗授时监测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北斗授时监测奠定了技术基础。2022年,BIPM正式启动基于北斗的UTC比对链路校准工作。2024年4月,BIPM对中国计量院开展的北斗授时监测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采纳了中国计量院提供的全部北斗授时监测结果。

      张爱敏表示,为提升北斗授时量值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保障时间量值的国际等效和国内统一,中国计量院将进一步加强与BIPM及国内相关技术单位的合作与沟通,持续提升北斗授时监测评估能力,进一步推动北斗国际化应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