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文化地图】
曹操不仅是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成就斐然的文学家。在戎马倥偬的一生中,曹操留下了对酒当歌、横槊赋诗的风雅之举。他以雄浑古直的诗风,让两汉以来沉溺于堆砌辞藻的文学面貌为之一新。在足迹涉及大半个中国的征程中,曹操将时代风云和山河壮阔收于眼底,化作一首首诗篇。他的文学与功业密不可分。循着他的诗文所述、金戈所指,我们可以看到一幅豪气干云的文化地图。
谯县:英雄未露峥嵘时
曹操的家乡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位于华北平原南缘。这里自古就是粮食丰收和人才荟萃之地。曹操先祖是西汉初年丞相曹参,曹操出身官宦世家,父祖在朝均官居高位。少年曹操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三国志》称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曹瞒传》甚至说他少年时“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但曹操的才学早在少年时就展露出来,以知人为名的太尉桥玄称赞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谯县是东汉十三州之一豫州的治所,而豫州又是文化名流频出之地。汉末以品评人才著称的“月旦评”主持人许氏兄弟,以及后来成为曹操帐下重要谋臣的荀彧、钟繇、郭嘉等都是豫州人。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少年曹操博览群书,其中就应该包括他后来诗句中多次引用的《诗经》。曹操尤为喜爱兵法。史载,他曾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为《孙子兵法》十三篇作注释。
曹操20岁举孝廉,赴洛阳就任。离开谯县后,他先后8次返乡,或避祸,或省亲,或谋政,或治军。在谯县,曹操于城东筑起精舍,闭门谢客,秋夏读书,冬春射猎,等待时机。后来,曹操不满董卓暴虐,返乡招募义军。如今,在亳州存有曹操地下运兵道,据说就是曹操招募兵勇时所建。
建安七年(202),已经身为司空的曹操率领大军回到谯县,颁布了《军谯令》,为阵亡的家乡将士立庙祭祀,抚恤家属。此后,曹操多次征讨江东孙权,路过谯县,都要停留一段时间,有时还带着他的儿子曹丕、曹植。曹丕也在此留下了《感物赋》《临涡赋》等建安文学的名作。
洛阳:仕于斯,终于斯
建安二十四年(219)冬十月,65岁的魏王曹操进入洛阳城。《曹瞒传》记录了一个细节:“王更修治北部尉廨,令过于旧。”曹操专程来到自己当年做洛阳北部尉的衙署,看到这里已经破落不堪,就令人重新修葺一番。
时间追溯到40多年前,正是在洛阳城,这座东汉王朝的都城,20岁的曹操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当时,曹操被举荐为洛阳北部尉。这个职位主要负责洛阳北部的治安。曹操上任后,就命手下打造了几十支“五色棒”,放置在城门左右,凡是犯法之人,无论有多大的背景,一律用“五色棒”棒杀。不久,深受灵帝宠爱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违反宵禁令,曹操当即将其处死。那些骄横跋扈的豪强们都收敛起来。“京师敛迹,莫敢犯者。”但也因为这次“出格”,曹操被宦官诋毁,外放顿丘令。
这次被迫离开洛阳,是曹操人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后来,曹操这样嘱咐自己的儿子曹植:“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曹操对当年自己的行为,没有一丝悔意,以此鼓励儿子也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初平元年(190)的关东诸侯讨伐董卓之战,是汉末乱世大幕揭开的标志性事件,同时也是曹操在军事上崭露头角的起点。当他带着义军重返洛阳时,这座昔日富丽堂皇的城市,已被董卓军队焚烧毁灭。在洛阳,曹操写下了《薤露》一诗,既揭露了董卓的残暴行径,又哀叹了汉室的沦丧。诗中写道:“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微子是商纣王长兄,殷商覆亡后,微子经过殷都,看到宫室倾颓,遥想往日辉煌,不觉伤感。曹操借用微子之伤而自喻,既是表达对洛阳沦丧的哀叹,也是在抒发心中的志向。
多年之后,曹操在征战之中,又回想起昔日关东诸侯盟会讨董的盛景,但当年的盟友如今已经形同仇雠。尤其是袁绍、袁术兄弟,出身望族,名高天下,却包藏篡逆之心。在《蒿里行》中,曹操对二袁进行了批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以曹操为首的建安文学家亲历战争,目睹民间疾苦,这使得他们的诗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时代的写照。
曹操重修北部尉廨,犹如擦拭洛阳城身上被岁月层累的灰尘,让这座故都重泛光辉。三个月后,曹操病逝于洛阳。仕于斯,终于斯,曹操的人生在洛阳画上了一个圈。
河北:攀太行,观沧海
从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到建安十二年(207)白狼山之战,曹操用了7年时间扫荡河北,翦灭袁绍势力,让北方复归一统。这是曹操军事生涯中无比艰难的历程,同时也是曹操诗心奔涌的时期。
曹操在河北的足迹如下: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击败袁绍;建安六年(201),曹操在仓亭(今山东阳谷)再次击败袁绍;建安七年(202),袁绍病死,曹操在黎阳(今河南浚县)数次击败袁谭、袁尚;建安八年(203),曹操攻邺(今河北临漳);建安九年(204),曹操攻克邺,拔平原(今山东平原);建安十年(205),曹操破南皮(今河北南皮),斩袁谭,又北上幽州,救鲜于辅于犷平(今北京密云);建安十一年(206),曹操西征高干,拔壶关(今山西长治),又东征海贼管承,至淳于(今山东安丘);建安十二年(207),曹操远征辽东,至无终(今天津蓟州),出卢龙塞(今喜峰口长城),直至柳城(今辽宁朝阳)大破乌桓王蹋顿,辽东太守公孙康来降,至此河北平定,曹操返回邺城。
在这7年之中,曹操无岁不征,他的诗文也在战火中饱经淬炼,字里行间,回响着鼓角争鸣、寒风萧萧。在西征高干时,曹操亲率大军穿越太行山之间的羊肠坂道,时值隆冬,将士行军苦不堪言。曹操慨然有感,写下了《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曹操叹行军之艰险,哀生灵之涂炭。最后一句“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与《薤露》末句“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形成互文,曹操从《诗经·东山》中引发千古忧思,而《东山》一诗表现的正是周公东征背景之下普通战士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就这样,曹操既在诗句中承袭了《诗经》中的百姓视角,又将自己譬喻为辅佐成王、荡平叛乱的周公,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后来曹操在《短歌行》中高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也就顺理成章了。
平定辽东之后,曹操率军南归,途经碣石山,观渤海之浪涛,慨然有感,写下组诗《步出夏门行》。其中包括后世传诵的《观沧海》与《龟虽寿》。这两首诗又恰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描述了雄浑壮阔的海景,抒发了胜利的喜悦;后者则思索人生,慨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53岁的曹操对自己的振奋与勉励。他“性不信天命”,内心涌动的壮志豪情,与渤海湾的海浪一起激荡出蓬勃的生命力,造就了壮丽的诗句。
碣石山到底在哪里,至今仍有争论,有河北昌黎、山东无棣、辽宁绥中等诸说,莫衷一是。2021年,笔者曾登上昌黎碣石山,这里距离海岸有16公里直线距离,沧海自然是观不到的,海浪声也是听不到的,但当看见山石上硕大的“碣石”二字,回想起1800多年前诞生的那些铿锵有力的诗句,我蓦然在这山林之间隐隐听到历史的回声,久久不息。
(作者:成长,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