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这些暖心故事】八旬院士做博主

    作者:本报记者 崔兴毅 本报通讯员 高婉蓉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7日 01版)

      【这些暖心故事】

      白天,挎着背包,蹬着自行车,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授火山学;晚上,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他满怀激情对着直播镜头分享科考经历。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做了60多年火山研究、我国第一位火山研究领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

      83岁的院士,怎么就成了坐拥全网百万粉丝的科普“网红”?

      这还要从2021年说起。一天,学生向他展示一条播放量很高的地质学科普视频。看着看着,他眉头越皱越紧:“这不是科学,这简直是胡闹!”

      刘嘉麒意识到,现在的年轻人习惯从网络平台获取信息。怎样避免“胡闹”的视频误导他们?

      没有任何犹豫,刘嘉麒决定把科普阵地转向短视频平台。办公室变成直播间,学生化身场外指导,八旬院士就这样做起了博主。

      “‘霹雳霹雳’的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和你们相见!”第一次录制,屏幕那头的年轻人就被逗笑了,“是哔哩哔哩!”

      “是我读错了吗?”回过神的刘嘉麒满眼愧疚,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我重说。”

      制作第一条视频前,刘嘉麒准备了长长的讲稿,生怕漏了哪个知识点。但却遭到学生“吐槽”,“艰深晦涩的知识点不易被理解,长篇大论太难吸引人”。

      于是,刘嘉麒对照网上的热门科普视频,一遍遍修改打磨,一遍遍讲给家人听,直到讲成“大白话”——“岩浆就像我们日常喝的疙瘩汤,熔岩冢就像蒸熟了的大馒头”。

      艰险的科考经历,也成了刘嘉麒口中鲜活幽默的故事。他说自己在西昆仑考察时,瘦到裤腰带能多勒进去两格,“想减肥的可以来学地质,强身健体”;他回忆去南极考察的经历,18天的航程从头吐到尾,“就差肠子没吐出来”。

      策划、拍摄、剪辑、直播……“年轻人干的这些活儿,我差不多都能干,无非就是笨一点、慢一点。”地质现象不能光靠描述来想象,他就搜集视频资料,学习动画制作,连视频进度条也被细心地设计成喷着烈焰、淌着岩浆的小火山。

      “泪目了,从您走过的路、经过的事、吃过的苦中收获了人生的道理!”面对这样的留言,刘嘉麒笑着说:“我就想做点对年轻人有用的事,我们对年轻人讲的,哪怕其中一句话有用,可能也会影响他们的人生。”

      (本报记者 崔兴毅 本报通讯员 高婉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