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党建+”产教深度融合 精准服务高质量人才培养

    作者:蔡云飞 曹丹丹 马秋凤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7日 11版)

      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作为杭州师范大学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共建的产业学院,始终坚持“党建+”产教深度融合,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拓展党建联建“朋友圈”,切实提升双融双促实效,精准服务高质量人才培养,在育人平台搭建、实践基地建设、合作项目推动、创新创业推进、访企拓岗提效等方面走出了阿里巴巴商学院模式。

    依托学院优势 广泛搭建协同育人平台

      阿里巴巴商学院与阿里集团联合开展“阿里课堂”“啸计划”等体现未来领导力特色的产教融合教学课程和项目,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学院以“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年化阐释”为突破口,拓展党建联建平台,整合阿里巴巴集团、淘天集团等企业党组织和街道基层党组织,成立未来社区“校企地”融合型理论宣讲工作室,聚合学校、企业、社区成立名师宣讲团,以宣讲为舞台整合科技企业的前沿技术与理念、大学的教育教学与科创成果、地方的实践经验,将党的创新理论传递给广大青年群体,打通当地居民、企业员工和青年学子的时空局限,促进校企地思想引领和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实现育人资源、育人载体的共融共通。

    聚焦产业需求 大力建设实习实践基地

      学院与阿里巴巴集团、飞猪、携程、正元智慧等龙头企业探索“党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开展师生实践实习工作。学院通过学院党委、各系党支部与企业各级党组织围绕双方核心事业发展积极开展联建工作,选拔优秀教职工挂职合作企业,带领研究生参与企业项目,助力本科生实习实践,紧紧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推进专业建设。这一举措一方面提高师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切实提升师生市场竞争力,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对标专业建设 精准开展校企合作项目

      学院发挥数字文旅系党支部作用,依托省特色专业、省一流专业旅游管理(智慧旅游)专业,联合综合性旅游服务平台飞猪旅行共建科技创新实践体验基地,引导学生在数字文旅前沿产业观摩实操,积累数字化运营管理经验,将创新思维与专业知识应用于行业实践,共同培育适应数字时代文旅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双方共建数字文旅人才培训基地,大力培养培训数字文旅从业人员,为行业企业精准匹配专业人才。学院数字经济与战略系党支部深入践行新时代“千万工程”经验,发挥电子商务专业特色,与阿里巴巴集团党委、淘天集团党委合作开展“益起播”公益实践项目,依托“益起播”公益平台持续开展直播电商助农活动,在引领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同时,实现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数据科学与管理系党支部积极与正元智慧大数据支部开展联建,选拔派遣青年学者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导师带领研究生深入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并选派优秀本科生到正元智慧实习实践。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积极与天下网商开展合作,将直播平台和团队引入校园,共建校园直播创新实验室,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战平台,探索新型商业模式的人才培养路径。

    紧跟行业趋势 有效推进“双创”工作

      学院探索“党建+”互联网“双创”育人新路径,创新“三课堂”协同联动,依托创业园党组织,完善淘宝(跨境)创业实验室、电子商务创业园、内容营销实验室,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创业项目,通过直播、短视频、图文等载体,不断丰富“一站式”创新创业实践,促进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成长加速营、数字商业实战营、职场预备营”成为学生职业规划重要阵地。发挥国际合作与社会服务支部对外联络和国际化办学优势,突出留学生创新创业亮点,协同阿里集团实施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战略,拓展学院办学的国际化视野,加强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和国际化商务知识。学院依托各系党支部不断完善“双创”竞赛育人体系,以赛代练,培育核心价值观,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品牌,累计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奖项8项、省级30余项。学院各系党支部发挥阵地作用,不断夯实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引导鼓励学生在国内电商平台开展创业活动,并逐步将大学生创业导向智能化、动态化、数字化。

    扎实推动访企拓岗 积极保障稳就业

      在系统性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学院积极开展访企拓岗工作,保障学生就业。阿里巴巴商学院坚持采取“组团”对接,深入产业集群、行业协会、合作企业进行精准对接。各系党支部“专业”走访,把企业需求植入专业培养,结合毕业生就业需要,有效访企拓岗,足质足量开拓就业岗位。学生工作支部开展“沉浸”体验,把职规课堂搬入企业,带领学生走进企业,邀请企业师资进课堂,帮助学生明晰个人规划,养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积极邀请企业进校宣讲开展招聘活动,重视学生个性化指导。学院党委重视校企“融合”人才引荐工作,坚持“引进来”和“推出去”并举,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机会,让需求更透明,让学生更放心。积极探索“项目”推动模式,组织开展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和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以校企合作驱动就业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作者:蔡云飞 曹丹丹 马秋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