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我国最大海上自营油田累产原油突破1亿吨

    作者:本报记者 邱玥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4日 10版)

      本报北京6月23日电(记者邱玥)23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第一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绥中36-1油田位于渤海湾北部,于1993年投产,高峰年产原油超500万吨,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3亿吨,目前拥有24座海上平台、545口油水井,日产原油超8900吨,是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的主力油田。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张春生介绍,1亿吨原油相当于2023年我国原油产量的一半,可供千万级大型城市人口使用约20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绥中36-1油田开采面临冰冻期和原油流动性差的双重挑战,对此,中国海油坚持创新驱动,首创注水强采稠油开发技术,攻克了海上稠油开发这一世界级技术难题。经过30多年的开发生产,绥中36-1油田已开采区块的采出程度高达33.9%、整体含水率超过91.8%,地层中仍分布可观剩余油储量。

      为挖掘潜力,油田实施二次调整项目,通过新建1座中心处理平台、2座井口平台,设计加密部署81口开发井,进一步释放产能,助力老油田扩能增产。该项目是目前我国海上实施的规模最大的二次调整项目,2022年7月开工建设,并于2024年2月顺利投产,截至目前已累计贡献原油产量超20万吨,预计全年可释放产能100万吨。

      绥中36-1油田作为我国自营勘探开发的第一个海上现代化油田,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油气能源,成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试验田”及海上自营油田勘探开发的“标杆”。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阎洪涛表示,绥中36-1油田的开发建设,推动了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物质基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