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日

    【改进文风大家谈】用百姓的寻常语言讲好理论故事

    作者:樊宪雷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3日 01版)

      【改进文风大家谈】 

      文章千面。诗词歌赋、杂剧小说各具特色,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好坏。但作为理论工作者,写作理论文章还是有一些基本要求的。

      写理论文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宣传、普及党的思想理论,武装人民群众头脑并投身于实践。这就要求写出来的文章首先让人看得懂、喜欢看,反映在文风上,就是要通俗易懂、晓畅生动。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要让党的理论容易为群众所理解、所掌握,就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这方面,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为我们作出了表率。因为通俗易懂,《大众哲学》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激发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成为革命青年的指路明灯,被称为“救命之书”。作家吴伯箫回忆,《大众哲学》“像在读者心里点了一把火,引起许多青年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发生了炽烈的兴趣”。

      毛泽东同志对《大众哲学》这本书也是称赞有加,说它“真正是通俗的而又有价值的”。毛泽东同志向来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通俗化,他认为学风和文风都是党风。所以,对于那些八股式、教条式的文章,特别是那些“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文章,必须进行整顿,要使它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语言的大众化、通俗化,直接影响着理论的传播效果,甚至影响着理论的生命力。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理论的大众化、通俗化呢?最重要的是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是丰富的、精彩的,用人民群众的语言讲述理论,理论更有温度。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熟悉农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他们的干部。什么是不懂?语言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他进而提出,要实现大众化,就要在情感上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 

      (作者:樊宪雷,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副局长、编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