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浙江万里学院华美生命健康学院:聚焦健康 服务临床 培养高素质医学技术人才

    作者:陆菁菁 杨震峰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1日 12版)

      浙江万里学院华美生命健康学院是浙江万里学院与宁波市第二医院、国科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宁波市临床教学中心合作共建的新型实体二级学院,现设有“医学+人工智能”智能影像工程和“医学+食品营养”食品营养与健康2个本科专业。近年来,学院主动融入 “健康浙江”“健康宁波”建设,通过强强联合,医教协同,力争建成浙东生命健康领域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输出地和医学技术教育高地,为宁波建成健康中国市域示范区提供智力支持与科技支撑。

    党建引领 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全院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形成特色鲜明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联合合作单位联勤保障部队第906医院,为大学一年级新生打造“六个一”大思政课程。积极打造党建联建军地青年思政教育“新模式”,开展包含“共升一次国旗、共上一堂理论、共做一场公益、共走一个基地、共享一门课程、共论一个主题”等教育活动。学院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引导学生立足当下,坚定理想信念;自强不息,弘扬奋斗精神;恒志笃行,提升综合素养。从学生入学开始,学院就组织导师、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管理人员等全员参与学习教育,通过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环节,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助力学生学业发展和成长成才。

    坚持应用技术办学定位 创新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重中之重,引入新医科教育模式,推动实施医科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培养体系,确保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考核标准均由学校和医院共同商讨制定。通过医教融合,推进本科培养模式创新,强化大学三年级、四年级学生的实践训练;通过科教结合,强化训练学生医学研究能力,提升医学技术水平。学院医学技术人才培养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宁波市第二医院等校外临床教学与实践基地在人才培养、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以“2+2”(2年校内本科教育+2年住院医学技术规范化实训)为主体的医学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密切关注医学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科学规划符合未来临床诊疗发展需求的课程,构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特色课程体系。加强实践应用、文化浸润和医德情怀教育,构建适应健康卫生事业发展对应用型医学技术人才需求,多学科知识和技术实践能力相融合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积极推广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和情境模拟等教学模式,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接岗位需求,对标专业执业资格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举措,提高教学质效。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服务区域健康医疗发展

      学院聚焦临床诊疗服务产业,依托学校现有的科研协同创新平台、宁波市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学影像学省市共建医学重点学科、生物工程省A类一流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省B类一流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宁波市A类重点学科等学科平台,引进和培育一批学术骨干人才,组建优秀教学科研创新团队,重点加强智能医学影像、特医食品营养、慢病康复营养等领域的科研创新链建设,努力使学院成为推动区域健康产业与社会发展的技术集聚高地。学院成立两年来,已先后与多家影像医疗企业、大型三甲医院、专科医院合作建立医学技术教学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教学医院。

      面向未来,学院将持续聚焦生命健康,服务临床诊疗,努力打造集“新医科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产业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应用型学院,为社会培育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陆菁菁  杨震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