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黑陶手艺人的获得感

    作者:本报记者 曹雅楠 彭景晖 徐鑫雨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0日 04版)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镶瓷、磨光、阴干,泥坯被送入搭好的柴堆,只待一场与火的相遇,出火便会呈现厚重的黑色。这时候,村民鲁茸恩主已从整日劳作中短暂地放松下来,边哼小调边拍摄露天高温烧陶的画面。他要给黑陶传习所奉上最新鲜的宣传资料。

      盛夏傍晚,记者一行到达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堆村时,炊烟已袅袅升起。藏式民居内,高汤的香味从现代感十足的厨房飘出,而香气源头的器具质朴古拙。那器具正是鲁茸恩主自己制作的黑陶土锅。

      在这个海拔近3000米的藏族村,村民们习惯让黑陶填满自己的生活——点一盏黑陶酥油灯,围着黑陶火盆煮茶夜话,为游客和爱好者传授黑陶技艺……当地人告诉记者,这种具有文化仪式感的生活,是他们获得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非遗自然地浸润于村民的日常起居。”长期在此调研的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干部王凤岐对此深有感触。

      鲁茸恩主15岁跟随父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诺七林学习制陶手艺时,尼西黑陶还“养在深山人未识”。全村手艺人只有6个,黑陶产量小、销路少,带来的收益只能换取口粮和基本生活用品。干部群众在经济发展难题面前陷入沉思:少数民族人口占89%、地处滇川藏交界处的迪庆,如何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匹配群众生产能力、有远见的发展之路?

      “音乐、藏医藏药、民族手工技艺等大量具有特色的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富矿’。”迪庆州民族宗教委主任王国华回忆,除了在农业、旅游业等领域采取种种措施,党委和政府把更多希望的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

      记者了解到,2016年至2021年,迪庆州共实施了以抢救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内容的63个民族文化项目,覆盖文学、歌舞、历史、古籍、建筑等领域。2021年,香格里拉市在民族文化项目支持下,实施藏族黑陶烧制技艺文化传承项目,修建了两个黑陶烧制技艺车间,手艺人也得到专业的培训。孙诺七林负责的黑陶技艺传习所,就是在那时建立的。

      从此,村民有了免费学习黑陶烧制技艺的场所,更多的人有了增加收入的一技之长。“民族文化项目的落地,也促进了当地体验式旅游业的发展。”迪庆州民族宗教委干部周海鸥说。

      慕名而来的游客有了沉浸式体验当地文化、学习体验烧制陶器的平台。但凡有人请教,同样是传承人的孙诺江才总是倾囊相授;游客时间有限,有时完不成烧制过程,鲁茸恩主都会替他们完成,按预留地址寄到游客手里。一把把茶壶、一个个插花瓶、一只只陶罐被郑重地打包好,跨越云岭,运送到五湖四海。在鲁茸恩主眼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建设家园、共同奋斗致富的经历,如同陶器一般,耐得住高温,经得起磨砺。

      黑陶手艺人的获得感还不止于此。在香格里拉市民族小学的“非遗课堂”上,学生们熟练地揉泥、塑形、雕刻,把黑陶做得“有几丝原始韵味”。“这是对古老技艺的致敬,也是与大地亲密接触、感受泥土温度的旅程。”11岁的学生当增卓玛说。

      在这个国家民委命名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非遗被认为是最具文化底蕴的课堂活动之一,滋养着汉、藏、彝、白、壮、苗、傈僳、纳西等各族学生共同的心灵家园。尼西黑陶与纳西东巴画、京剧脸谱绘画、汉服制作等课程一起,潜移默化地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开阔着他们的眼界。

      也是在这里,学生和黑陶非遗传承人都把彼此当作获得感的重要来源。一方拥有了专业技术精湛的老师,而另一方则看到了后继有人的希望。

      (本报记者 曹雅楠 彭景晖 徐鑫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