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助力建构具有时代感和包容性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国务院原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江小涓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7日 07版)

        江小涓

      光明日报与知识界联系最紧密,刊发内容知识含量最高,始终坚持用理性之光促进我国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当前,我国知识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对此,我谈四点体会和认识。

      第一,卓越的实践创新呼唤原创性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成就世所罕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展现出传统理论体系无法解释的多种形态,并以非凡的实践成就质疑和冲击传统体系的解释力和包容性。实践呼唤理论创新。

      第二,理论创新要努力建构完整的自主知识体系。学术研究要有分析框架、内在逻辑,让非凡实践提供的独特信息能被合理地还原成理论要素,在知识体系中进行合理安置和组合,既能解释过往也能预判未来。在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中,对中国特色实践因素及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理解,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和关键。

      第三,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体现时代特征。进入数字时代,数据规模和实时性、数据深度和广度等有极大提升,算法和算力也极大改进,有可能揭示高度复杂的经济关系,发现数据间隐藏的复杂关联,并由此更好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规律和特色。及时吸纳技术进步生发的新能力,能够构建出既符合中国发展实践,又具备更强分析能力的高水平自主知识体系。

      第四,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国际学术交流互鉴。构建既体现我们特色又有广泛包容性的自主知识体系,能够推动全球社会科学体系不断丰富内容、升级版本,在更宽广的视角下呈现中国经验的历史地位和普遍意义。

      希望光明日报传承发扬“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的社训精神,助力和引导知识界以国家发展为出发点,展现大国胸襟,秉持世界情怀,凸显时代特征,把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这个知识界的时代命题做下去,做出高水平重大成果。

      (本报记者 尚文超、刘梦、方莉、方曲韵、赵斌艺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