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以创新理论和实践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读《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案例选:政治·法治篇》

    作者:徐锋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4日 04版)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于民主法治的新要求新期待,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又对如何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以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新部署。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由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案例选:政治·法治篇》,在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等方面,选取来自各地、各领域的创新实践案例进行了详细解读。该书注重政治性、典型性、可读性和可复制性,是提升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能力素养的好教材。该书特别突出以下三方面导向: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面对政治发展以及国家和社会治理领域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和新考验,我们必须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真正学好用好,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和指导实践。该书选取的22个案例,都是生动反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实践案例。这些案例着眼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关注如何以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来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的权益、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关注如何以法治来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坚持以科学理论来明方向、齐人心,不断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过程中,强化对党的创新理论这一强大思想武器的掌握和运用,这是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开辟现代化新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实践中对党员干部的一个基本要求。

      坚持创新引领和服务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就要让其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民主法治工作更是如此。该书梳理呈现的全国人大联系基层创新立法工作实践的案例、编纂民法典的案例,全国政协创新政治协商工作的案例,以及在多党合作实践中创新民主监督工作的案例,都是以创新推动民主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其他一些地方的好经验好做法,或创新了工作思路、开辟了新工作领域,或创新了民主的形式、内容,或创新了依法立法、行政和司法的相关体制机制,也都形成了以创新驱动民主治理、依法治理和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难题的样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服务基层群众。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在自己周围,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牢记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该书在选取案例,特别是在选取地方和基层案例时,尤其注重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重要理念贯穿其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引导党员干部立足本职、重视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坚持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作者:徐锋,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