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植根优秀传统文化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作者:史常秀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2日 12版)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在新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时刻牢记党校姓党、忠实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办学初心,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推进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不断提升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努力使全体学员达到“理论学习有深度、实践思考有力度、党性修养有提升、清正廉洁有底气、作风锤炼更过硬”的育人目标。

    吃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夯实建设基础

      古老的燕赵大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承载区,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资源丰富,燕赵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为中华文化谱写了一段又一段辉煌篇章。党校以培养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人才为标准,着力吃透燕赵文化的思想精髓,由内而外地提升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助力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夯实基础。

      党校集中力量加强在李大钊精神、重走赶考路、重上太行3个方面的研究,相继推出多部精品力作。校院教授主持的一般项目《李大钊对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突出贡献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河北红色音乐文化传播运用的创新路径研究》等20项课题获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

      党校进一步发挥省内红色资源的特色与优势,加大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打造案例教学《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塞罕坝精神的红绿金》。重磅推出“百年风华——百堂党课中的河北英雄人物和辉煌成就”党史学习教育云课堂,精选1921-2021年100年来燕赵大地上的英雄人物和辉煌成就,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深入人心。

    创新教育方式 增强建设动力

      教育方式是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重要手段。党校为更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合,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形成教学合力,推动并优化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在落实党校教学布局和课程体系、办好主业主课的前提下,围绕中心工作,开发高质量的特色课程思政,通过鲜活典型和深入讲解,达到统一思想、推动落实中心工作。

      党校开展“感悟红色经典,践行青年使命”主题音乐党课,带领青年学员观影片、听音乐、学党史,在听、说、赏、悟中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感悟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激励学员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党校采取“党支部书记开题+党课理论宣讲+情景连线+现场交流互动”形式,组织开展联学共建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说政策、讲事例、谈感受,运用翔实数据,展现真实场景,使党课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党员,切实提升学员的学习效果。

      党校举办“致敬经典凝聚力量”读书分享会,学员交流品读经典著作的心得体会、心灵感悟,从经典著作、历史人物中,感受真理和榜样的力量,从而自觉坚定信仰、增长才干,为今后的工作生活“加油充电”。

    强化教育实践 提升建设实效

      “课程思政”强调“知行合一”“实践出真知”。党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比重的教学办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之中,培养学员分析与解读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

      党校先后举办“走进西柏坡 感悟西柏坡”“初心如炬——李大钊的求索路”两场专题报告会,采用沉浸式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声光电、场景塑造等现代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论”“史”“实”有机融通,达到了由史带论、以史鉴今的效果。

      党校组织学员集体前往河北博物院、石家庄解放纪念馆、高铁片区展示中心开展“赓续盛世文脉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重温峥嵘岁月。

      党校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和政治性警示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引导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始终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做廉洁自律的践行者和表率者。

    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增强建设活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课程思政的核心执行者,教师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是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党校强化教师主体地位,为教师提高能力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特别是鼓励年轻有潜力的教师去学习、思考,推动他们更好更快速成长进步,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阔的教师队伍。

      党校定期举行“学经典著作,长看家本领”“听君一席话”等学习研读活动,引导教师增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加强研究、深入解读、科学阐释,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不断提升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水平。

      党校持续打造“践行党校初心 提高教学质量”支部品牌活动,开展“守初心悟初心践初心”集体学习讨论活动、“感悟为民初心 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等,引导教师强化初心意识,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制定相关方案等,实现学以致用,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指引,促进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史常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