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江河奔涌 文脉绵长

    ——四川甘孜加快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晓东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2日 02版)

      六月,四川甘孜天高云阔。

      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补给地,总长2.78万千米的河流在甘孜州的高原谷地奔腾,涵养出众多的湿地、湖泊。特殊的高原峡谷滋养了各民族和谐共生的灿烂历史和美美与共的多元文化,使这片土地多姿多彩。

      这两年,甘孜州在注重生态大保护的同时,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加快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使得雪域甘孜更加壮美迷人。

    守护江河之美

      在四川海拔最高的县城——甘孜州石渠县,黄河向北,金沙江向南,在此孕育的雅砻江流向东南。县域内两万多平方千米的国土成为3条大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地。

      高原腹地内,长沙贡玛湿地实现了1400多万亩草地禁牧。石渠人在放下牧鞭的同时还人工种草5万亩,改良草原20万亩,使这里成为藏野驴、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不被外界打扰的家园。

      石渠县往东,色达县亚龙乡扎穷沟,人工种植的云杉防风林成为守护色达山水的绿色屏障,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取得成效。色达县林草局局长降拥彭措介绍,2019年以来,已在县城周边种植云杉12万株,2022年引入第一批碳中和林,共计4500亩,成活率都达85%以上,金色草原色达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护好甘孜的生态环境,是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根本保障。目前,甘孜划定生态红线6.96万平方千米,建成自然保护地5.54万平方千米,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126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03种。

      这几年,甘孜州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统筹做好文化旅游、高原特色农牧业、清洁能源“三篇大文章”。以雅砻江、金沙江、大渡河等为中心建设的水电、光伏、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多形态互补的5大清洁能源基地源源不断地释放绿色电能,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生态底色更为厚重。

    传承保护为先

      雀儿山北麓、金沙江畔,德格印经院吸引着众多慕名者前来打卡。

      在德格印经院,32万余块雕版档案经酥油浸润防虫防潮,整齐地码在库房里,汇成世界文化的瑰宝。这座手工印刷工厂完整地保留了历史信息,从建筑到技艺与刚落成时别无二致。

      德格县政协秘书长益西翁波介绍,德格印经院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现今的院藏雕版有不少珍本、孤本,堪称“中国活版印刷的活化石”。前不久,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建设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首要的是将甘孜这片土地上的文化资源保护好。甘孜州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立法,修订完善了《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规,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石窟保护传承等立法。同时,扎实开展文物普查,全面摸清了家底。

      大渡河畔的丹巴县,是藏羌彝民族大走廊的核心区,红色文化、嘉绒文化、东女文化等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近年来,丹巴先后整合2.92亿元用于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现有文保单位58个,红色文化遗迹34处,古碉楼562座,国家级传统村落38个,藏族碉楼营造技艺、加绒藏族刺绣等各类非遗项目27个,非遗博物馆13座,登记可移动文物3万余件。

      这两年,甘孜加快了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力度。稻城皮洛考古遗址、罕额依新石器时代古遗址等正加快发掘和保护利用。《康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正加快编制,打造全域博物馆之州方兴未艾。

    夯实文化发展根基

      密林掩映、群山环峙的白玉县河坡镇,藏族金属锻造技艺传习所内叮当之声不绝。非遗传承人呷绒降措正在打造一件精美的金属饰品,繁复的花纹和金光闪闪的色泽令饰品价值不菲。

      河坡镇的金工制品分为刀具、马具、生活用具等7大类,成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抢手货。在镇政府的引导下,镇里564户村民,手工艺户就有219户,他们在传承技艺的同时更增加了收入。

      白玉县的样本不断在甘孜续写。德格县,拥有141项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05人,雕版印刷技艺、“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南派藏医药等文化形态保存完整并得到弘扬。石渠县,藏族编织、藏棋、藏医药、挑花刺绣等得到很好传承,石刻艺术成为不少村庄的增收主渠道。

      把长江、黄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夯实发展根基,是甘孜州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举措之一。甘孜积极融入国家和四川省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将塑造长江黄河源头文化交融、民族融合显著特征作为抓手,着力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衔接、开放共享的建设格局。

      如今在甘孜,文化保护传承工程、研究发掘工程、环境配套工程、文旅融合工程、数字再现工程六大类项目陆续启动。泸定桥红色文化展示园、格萨尔文化展示园、皮洛遗址文化展示园、康定情歌文化展示园等相继建设。茶马古道、藏羌彝文化、长征文化集中展示带建设初见成效。大贡嘎文旅融合区、泸定桥文旅融合区建设正镶嵌进康巴大地的快速发展进程里。

      千河浩荡,群山叠翠的甘孜正努力谱写新时代的“长江之歌”,奏响新征程中的“黄河大合唱”。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