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铺展出人间温情的美丽画卷

    ——评儿童小说《苹果花开》

    作者:海飞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2日 14版)

      刘华的儿童小说《苹果花开》(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故事从一座苹果园开始。花开时节,遭遇挫折的少年高青阳,初识果园主人年大叔一家。春去秋来,经历干旱暴雨、疏花裁枝。苹果树上,果实累累,香飘满园;苹果树下,少年亲历劳作的艰辛,从挫折后的自怨迷茫变为豁达开朗,几个家庭之间消除对立、携手克难,变得亲如一家。作者将苹果成熟的自然过程与少年的成长、人际关系的转变相对应,赋予自然之物象征意义。书名《苹果花开》,时序为春,也正是少年高青阳的人生阶段,但要结出果实,还有漫长的历程,其间不仅有喜雨浇灌、阳光照耀,还有大风摧折、病害侵扰,这是一个蕴含着艰苦劳动和精心培植的过程,也是内心反思和自我修剪的过程。

      因为一个看似偶然的事件,高青阳自认为遭遇了不公,心中满是委屈与困惑。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经历和认知有限,加上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让他从思想和情感上难以面对生活的变动,于是选择转身逃避。在与年大叔一家的相处中,他亲身体验了劳动,懂得了劳动的内涵,那既是辛苦,也是热爱,每一滴汗水,都是生活的重量,也是价值的体现。劳动之所以能带来尊严、创造、美感与救赎,是因为劳动面对大地,能培育质朴踏实的人生态度、正视困难的勇敢承担、希望不灭的乐观精神。这是年大叔一家给予高青阳的教育。他们仿佛一面镜子,让高青阳看到了自己的软弱,知晓了在问题和困难面前应该如何抉择,同时也是高青阳的自我教育,他从疏花的过程中审视、唤醒和修正自己,最终实现自我成长,并成为几个家庭以心换心、解决矛盾的契机。

      高青阳的经历仿佛一条蜿蜒的小溪,带领读者走向广阔的世界。读者的目光,跟随高青阳的脚步,从学校拓展到社会,从城市推进到乡村。不同家庭之间的汤汤水水,各自的焦虑与烦恼、矛盾与冲突、善良与美好,都得到了饱满呈现,酸甜苦辣的现实图景里,铺展出人间温情的美丽画卷。作家严肃的现实主义创作取向,使作品有效地突破了题材的限定,赋予作品更深广的意义。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从来就不只是儿童读物。

      伴随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少年儿童面临的处境,也愈加复杂而多元,在他们的成长路上,尽管风光旖旎,却也布满泥泞。对此,社会能做些什么,成年人能做些什么,是永恒的主题,也是现实的拷问。《苹果花开》抓住这一全社会的普遍关切,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思考。

      高青阳作为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期,他的基本情况,是成绩不高不低,家境不好不坏,这正代表了最易为家长和老师忽视的广大群体。他所经历的危机,起因是一次意外事故,背后却指向各种缺失,是长时间不被关照激发出的显性表达。成年人很容易以过来人的思维,觉得他们的苦恼不值一提,但在高青阳的年龄段,各种鸡毛蒜皮恰恰构成他们真实的生活,也构成他们的喜悦和烦恼,当他们感到困惑、迷茫的时候,渴望被看见、宽慰和鼓励。作者曾在中学任教多年,对孩子们的一个眼神、一句言语,都有深刻体察,形诸笔端,才能塑造出高青阳这个层层推进的丰满形象,并以深沉的爱,传递对少年成长之路的倾心关注。

      《苹果花开》让高青阳走进社会这本“大书”,让他从中看到更广阔的人生百态,收获更丰厚的内心滋养,学会勇敢地面对生活,走出内心那个“小我”的桎梏。这不但是作者对现实中少年成长问题的严肃思考,更是她对无数个“高青阳”拥抱美好未来的由衷期盼。作者思考的维度,因为跳出了学校和家庭,放置于广阔的社会,既是对少年成长环境的切实观照,也拓展了儿童文学的想象空间。

      通过对高青阳和年大叔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塑造,《苹果花开》以文学的形式,以引人深思的艺术说服力,深情地宣扬了亲子关系应秉持的价值观。少年高青阳实现自我蝶变,以他为纽带串联起来的几个家庭,也通过自我感悟和真诚互助,走出心理和精神困境,迎来从容、祥和与幸福。少年要成长,成年人也要成长,少年要走出“小我”成就“大我”,成年人同样需要,这正是《苹果花开》的深意所在。

      作者不惜笔墨,充分挖掘年大叔及其一家的人性美、人情美,着重描写他们与他人、大自然和劳动的关系,从中揭示爱,彰显责任。这些都能春风化雨,浸润于高青阳的内心。高青阳的父亲高木良,勤俭持家,心思单纯,但行事粗暴,当儿子惹出祸事,不是冷静思考,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而是推诿逃避,怒斥儿子,直接导致了已深陷困境的高青阳逃走。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简单指责,高木良承担着家庭的重任,生活颇为艰辛,他的坏脾气有一定的合理性。正因此,当他因为儿子与年大叔相识,看到年大叔的处境,接纳到年大叔身上的光,才会找回被愁苦消磨的勇气,并以真诚和担当获得别人的谅解,带领家庭走出困境,重新成为儿子学习的榜样。

      年大叔是促成这种转变的关键。他既是“这一个”,也是诸多传统美德的化身,是由“这一个”传达出的典型形象。他有智力缺陷的儿子,有沉重的生活压力,但拥有质朴、宽博、勤劳、踏实、热心、善良的品格。这种精神气质影响到身边的每一个人。书中几个家庭从对立到和解,再到亲如一家,与其说是他们各自消除怨恨、唤醒内心良善的过程,不如说是传统美德早就已经与当代生活结合,内化于每个中国人精神世界深处。

      《苹果花开》在寻找、发现和浓墨重彩地书写美德和成长的同时,新时代气息扑面而来,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科学种植、直播带货等诸多故事,都让读者感觉到这是一个接地气的故事,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且与人人有关的故事。

      作者善于利用悬念组织精彩故事。作品开头,年大叔在果园“捡”到陌生的少年,少年是谁?他为何独自一人来到果园?年大叔夫妇或直接询问或旁敲侧击,少年始终避而不答,读者带着悬念一路读下去,少年的谈吐、思绪,无不透露出他的忧愁,读者虽能感触,却始终不明就里,直到第五章方才恍然大悟。可就在读者以为悬念已解,却未知全局——年大叔夫妇早看穿了他的底细,只是出于宽容怜爱才未点破。类似悬念,书中颇多,它们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带领大家一起经历悲欢离合,也让故事跌宕起伏。

      (作者:海飞,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原副主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