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四川成都:

    竞渡盛景返锦江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本报通讯员 陈晨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0日 04版)

      【文化中国行】

      端午前夕,四川成都黄龙溪古镇锦江水域打响端午龙舟赛。声声战鼓中,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岸上观众也呐喊助威,热情似火。整个古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此番热闹的古码头竞渡场景,在蜀地已有上千年历史。“龙”字蕴藏在黄龙溪古镇的名字和文化当中,赛龙舟也成了一项本土传统民俗活动。

      锦江重回溪绿,再办端午龙舟赛,回应了当地群众23年的等待。

      作为成都的“母亲河”,锦江穿成都而过,于黄龙溪镇夏家沱出境,历经千年水运繁盛,却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污染,水生态遭到破坏,黄龙溪的端午龙舟赛只得于2000年停办。

      2017年12月,成都启动锦江水生态治理,按照“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总体要求,系统推进“治水、筑景、添绿、畅行、成势”路径。成都深化“供、排、净、治”一体化改革,对全域供水、排水、净水、治水实施闭环管理,构建覆盖水源地、水厂、用水户、排水户、污水收集、城市排涝、污水处理的系统管理体系。成都全面完成近7000公里市政管网探测,基本查清管网破损、腐蚀、错接、淤堵、渗漏等问题,并第一时间处置,确保污水进入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新建成投用中和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万吨/日,极大地缓解了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短板。成都还通过污水治理信息化平台,在锦江干流及33条一级支流、25条主要二级支流设置水质监测断面,推动锦江沿线排污口自动监测全覆盖,实现“有口皆查、有水皆测、有污必溯”。

      2020年,锦江黄龙溪国控断面实现20年来首次达标。至今,锦江黄龙溪国控断面始终保持在Ⅲ类及以上水质。

      随着黄龙溪国控断面治水成效凸显,黄龙溪打响了“龙文化水主题”文旅品牌,于2023年首度复办的龙舟赛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希望通过举办龙舟赛,传承黄龙溪千年的赛龙舟传统,展示好锦江水生态的治理成果,也带动黄龙溪的旅游产业取得新的发展。”黄龙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晓玎说。

      从“因水受限”到“以水破题”,黄龙溪兴盛的图景正徐徐展开。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到黄龙溪,今年4月龙舟赛启动以来,黄龙溪吸引了超27万人次观赛旅游,实现旅游收入超1700万元。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本报通讯员 陈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